目錄

建立正確腎臟病識感:破解5大迷思的關鍵指南

有聲書播放

擔心吃西藥會導致洗腎?面對腎臟病總感到害怕與迷惘嗎?這份關鍵指南將一次為您破解5大常見迷思,從症狀、用藥到飲食,建立正確病識感,讓您不再因錯誤觀念而恐懼,成為自己健康最有力的守護者。

「醫生,聽說吃西藥會傷腎,最後就要洗腎了,是不是真的?」這句話幾乎是每位腎臟科醫師都聽過的開場白,也反映了許多病人與家屬內心最深的恐懼。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關於腎臟病的說法眾說紛紜,錯誤的觀念比疾病本身更可怕。它們可能讓您錯失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或因恐懼而中斷必要的治療,導致不可逆的傷害。

您的腎臟就像一座城市裡忙碌的淨水廠,24小時全年無休地過濾血液、排除廢物、調節血壓與體液。然而,這座淨水廠卻異常沉默,即使初期管線出現問題,它仍會咬牙苦撐,直到功能不堪負荷。今天我們用最生活化的比喻,一一擊破這5個最常見的腎臟病迷思,幫助您建立正確的知識,成為自己健康最有力的守護者。

目錄

迷思一:腎臟病初期沒症狀就沒事?

「我最近只是比較累,腰也不痠,應該不是腎臟有問題吧?」

許多人誤以為腎臟病一定會伴隨腰痛或排尿困難等明顯症狀,但這其實是最大的誤解。腎臟是個「沉默的器官」,擁有強大的儲備能力。您可以想像腎臟淨水廠裡有100名員工(腎元),即使初期有20、30位員工請假了,剩下的員工還是會加班加點,讓淨水廠看似正常運作。直到超過一半的員工都倒下了,淨水廠才會發出警報,但那時往往為時已晚。

根據研究,腎臟病初期(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症狀非常不典型,例如疲勞、虛弱、睡眠障礙、皮膚搔癢或食慾不振。這些症狀很容易被歸因於工作勞累或老化,因而被忽略。事實上,許多病人發現腎功能異常,都是在健康檢查或因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就診時才意外得知。等到出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感」(簡稱「泡水高貧倦」)等較明顯的警訊時,腎功能可能已經損失大半。

因此,「沒感覺不等於沒事」。特別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有腎臟病家族史,或長期服用藥物的高風險族群,更應該將腎功能檢查(抽血驗肌酸酐、驗尿看蛋白尿)視為定期保養,才能及早發現問題,踩住腎功能惡化的煞車。

迷思二:吃西藥一定傷腎?

「洗腎都是因為藥吃太多造成的,我不敢再吃降血壓跟血糖的藥了!」

這個迷思的殺傷力極強,常導致病人自行停藥,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讓我們釐清一個最重要的觀念:台灣進入洗腎階段的病人,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控制好的慢性病」,特別是糖尿病,而非「正確服用處方藥」。

藥物就像一把雙面刃,用對了是治病的利器,用錯了才會傷身。醫師開立的降血壓、降血糖藥物,就像是幫您過勞的腎臟淨水廠「減壓分流」。它們能穩定血壓和血糖,減少持續衝擊腎臟血管的壓力,這是在「保護腎臟」,而非傷害它。自行停藥,等於是放任高血壓和高血糖這兩大洪水猛獸持續破壞您的腎臟,這才是加速走向洗腎的真正元兇。

當然,確實有部分藥物需要謹慎使用,例如某些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特定抗生素(如 amikacin),以及長期不當使用某些胃藥(PPIs)。專業醫師在開立處方時,會根據您的腎功能狀況調整藥物種類與劑量,這就是為什麼您需要相信專業,而非聽信謠言。吃藥的關鍵在於「遵從醫囑」,而不是「因噎廢食」。

迷思三:得了腎臟病什麼都不能吃?

「得了腎臟病,是不是香蕉不能吃、青菜要燙過、豆腐也不能碰?人生都變黑白了!」

提到腎臟病飲食,許多人腦中浮現的就是一張長長的禁忌清單,彷彿什麼都不能吃,導致營養不良,反而讓病情惡化。事實上,腎臟病飲食並非「苦行僧」,而是需要「個人化」的智慧管理。

這就像為一台精密儀器調整燃料配方,不同階段的腎臟病,需要調整的營養素也不同:

  • 早期(CKD 1-3期):重點在於「低鈉」。減少加工食品、醃漬物、醬料的攝取,有助於控制血壓和水腫。此時通常不需要嚴格限制鉀和磷。
  • 中晚期(CKD 4-5期,未洗腎):除了低鈉,可能需要開始注意「低鉀」、「低磷」與「適量低蛋白」。這時才需要將蔬菜燙過後再烹調以降低鉀離子,並減少乳製品、堅果、全穀類等高磷食物。限制蛋白質則是為了減輕腎臟處理含氮廢物的負擔。
  • 洗腎階段:因為透析會流失蛋白質,反而需要「高蛋白」飲食來補充營養,但鈉、鉀、磷和水分的限制仍然非常重要。

切記,飲食限制是動態且個人化的。最好的方式是諮詢營養師,他們會根據您的抽血報告和生活習慣,為您量身打造一份「能吃」也「好吃」的菜單,而不是讓您在恐懼中挨餓。

迷思四:保健食品、中草藥能顧腎?當心偏方反傷腎!

「朋友推薦我吃這個『顧腎』的保健食品,說純天然的,可以不用吃西藥了。」

在尋求健康的路上,許多人傾向於相信「天然的尚好」。然而,對於腎臟而言,「天然」不等於「無害」。許多未經科學驗證的保健食品中草藥或偏方,成分複雜且不明,不僅可能無效,甚至會對腎臟造成二次傷害。

腎臟是身體主要的代謝藥物與毒物的器官,來路不明的產品會大幅增加它的工作負擔。過去在醫學上已證實,某些中藥材如馬兜鈴、廣防己等含有馬兜鈴酸,會直接導致嚴重的腎衰竭。此外,許多保健食品可能含有高劑量的礦物質或未標示的成分,可能與您正在服用的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影響療效或加重腎臟負擔。

保護腎臟沒有捷徑或特效藥。與其花大錢購買效果與安全性都存疑的產品,不如將資源投入到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穩定控制慢性病等有科學實證的健康行為上。若您真的想嘗試任何輔助療法,務必、務必、務必先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讓他為您的用藥安全把關。

迷思五:洗腎就不能停,生活品質會變差?

「一旦開始洗腎,人生就等於被綁在醫院,不能出國、不能工作,生活完全沒品質了。」

當腎功能衰退至末期,身體無法有效排除毒素與水分時,洗腎(透析治療)是取代腎臟功能、維持生命的必要方式。許多人將洗腎視為末日,但我們應該換個角度思考:洗腎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另一段人生的起點。

把它想像成是為您的身體外掛一顆「人工腎臟」。這顆人工腎臟雖然需要定期「上班」(進行透析),但它能幫助您清除體內毒素,改善因尿毒症引發的各種不適,讓您重新找回精神與體力。

現代醫療的進步,也讓透析方式更加多元,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 血液透析:雖然每週需到院2-3次,但在非透析日,您仍可以正常安排工作與社交活動。許多透析中心也提供夜間透析服務,方便上班族病人。
  • 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子」,可在家中自己操作,時間彈性更大,讓您保有更高的生活自主性,甚至可以規劃短期旅遊。

許多研究顯示,透析病人的生活品質與心理調適、社會支持及規律運動高度相關。積極面對治療,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您依然可以保有喜愛的工作、從事休閒活動,享受家庭生活。透析是為了讓您「活下去」,更是為了讓您「活得更好」。

總結對照表

迷思 真相
迷思一:沒症狀就沒事 真相: 腎臟是沉默器官,初期症狀不明顯。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迷思二:吃西藥會導致洗腎 真相: 控制不佳的慢性病(如糖尿病)才是洗腎主因。遵從醫囑服藥是在保護腎臟。
迷思三:腎病什麼都不能吃 真相: 飲食管理是「個人化」而非「禁止化」。需依疾病分期與抽血數值,在營養師指導下聰明吃。
迷思四:保健品中草藥能顧腎 真相: 來路不明的產品成分不清,可能加重腎臟負擔或造成毒性。切勿聽信偏方,應諮詢醫師。
迷思五:洗腎等於失去生活品質 真相: 洗腎是維持生命的必要治療,能改善尿毒症狀。多元的透析方式可讓病人保有相當的生活品質與自主性。

用正確知識,拿回健康主導權

對抗腎臟病的漫長道路上,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源於未知與誤解的恐懼。當您釐清了這些常見的迷思,就如同在迷霧中找到了一張清晰的地圖。請記得,您不是孤軍奮戰。您的醫療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和社工師,都是您最堅實的後盾。勇於提問、積極溝通、相信專業,並將正確的健康知識內化為生活習慣,您就能擺脫恐懼的枷鎖,成為自己健康旅程中最有力量的舵手。

常見問題精選

Q1: 腎臟病初期沒症狀就沒事嗎?

A: 腎臟是沉默器官,初期症狀不明顯,高風險族群需定期檢查。

Q2: 吃西藥一定會傷腎導致洗腎?

A: 慢性病未控制是主因。遵醫囑服藥反在保護腎臟。

Q3: 得了腎臟病是不是什麼都不能吃?

A: 飲食管理個人化,需依醫囑或營養師指導聰明吃。

Q4: 保健食品或中草藥能顧腎嗎?

A: 來路不明產品可能傷腎,勿信偏方,務必諮詢醫師。

Q5: 洗腎後生活品質會變差嗎?

A: 洗腎能改善尿毒症狀,多種方式可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Clark-Cutaia, M-N.et al. (2022). Exploring the Evidence: Symptom Burde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Nephrology nursing journal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Nephrology Nurses’ Association.

[2] Metzger, M.et al. (2021). A Narrative Review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Common Symptoms in Advanced CKD. 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

[3] Karimi, F.et al. (2024). Early Detect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Based on Urinary and Serum Biomarkers: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dvanced biomedical research.

[4] Brenner and Rector The Kidney Eleventh Edition

[5] Al-Aly, Z., Maddukuri, G., & Xie, Y. (2020).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nd the Kidney: Implications of Current Evid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When and How to Deprescribe.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6] drugbank – Amikacin

[7] Gao, C.et al. (2021). Protective effects of natural products against drug-induced nephrotoxicity: A review in recent year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published for the British Industrial Biological Research Association.

[8] Jeong, R.et al. (2021). NSAID prescriptions in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Clinical transplantation.

[9] Goldman Cecil Medicine Twenty Sixth Edit

[10] Knehtl, M.et al. (2022). Polypharmacy and Mental Health Issues in the Senior Hemodialysis Patient.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11] Ikizler, T. A., Burrowes, J. D., Byham-Gray, L., et al. (2020).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nutrition in CKD: 2020 update.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76, S1-S107.

[12] Picard, K.et al. (2021). Handouts for Low-Potassium Diets Disproportionately Restrict Fruits and Vegetables. Journal of renal nutrition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ouncil on Renal Nutrition of the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13] Pugh, D., Gallacher, P., & Dhaun, N. (2019).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Drugs, 79, 365-379.

[14] Kim, S-M., & Jung, J-Y. (2020). Nutritional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he 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15] Byrne, F-N.et al. (2021). Translation of Nutrient Level Recommendations to Control Serum Phosphate Into Food-Based Advice. Journal of renal nutrition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ouncil on Renal Nutrition of the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16] Lin, P.et al. (2021). Systematic Review of Nutrition Supplement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A GRADE Approach. Nutrients.

[17] Xu, X.et al. (2020). Nephrotoxicity of Herbal Medicine and Its Prevention.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18] Kiliś-Pstrusińska, K., & Wiela-Hojeńska, A. (2021). Nephrotoxicity of Herbal Products in Europe-A Review of an Underestimated Probl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19] Avdal, E-U.et al. (2020). Opinions of hemodialysis and peritoneum patients regarding depression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hich they experience: A qualitative study.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public health.

[20] 血液透析患者生活品質相關因素探討 |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

[21] 長期洗腎病患的主觀生活品質-質性研究觀點 | 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

[22] 如何洗出好心情! | 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

[23] 慢病好日子/腎友困擾調查 最想吃好睡飽趴趴走 | 腎友園地季刊

[24] 血液透析病人憂鬱程度、生活品質與營養狀態之相關探討 | 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

[25] 血液透析病人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

[26] 園藝治療對洗腎病友生活品質提升之研究 |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27] 血液透析病人之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問卷的設計與驗證 | 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您是腎臟病家人的守護者,但誰來守護您?別讓沉重的照顧壓力耗盡心力。本文專為您設計,提供壓力評估與實用的喘息計畫,幫助您找回力量。因為學會照顧好自己,才是給摯愛家人最好的禮物。
您是腎臟病家人的守護者,但誰來守護您?別讓沉重的照顧壓力耗盡心力。本文專為您設計,提供壓力評估與實用的喘息計畫,幫助您找回力量。因為學會照顧好自己,才是給摯愛家人最好的禮物。
透析生活是否讓您感到身心俱疲?這份專為腎友打造的正念減壓全攻略,將帶您學習呼吸放鬆、安心運動等實用方法,有效管理壓力與情緒。讓我們陪您一起擺脫焦慮,找回生活的平靜與喜悅,重拾高品質人生。
透析生活是否讓您感到身心俱疲?這份專為腎友打造的正念減壓全攻略,將帶您學習呼吸放鬆、安心運動等實用方法,有效管理壓力與情緒。讓我們陪您一起擺脫焦慮,找回生活的平靜與喜悅,重拾高品質人生。
手術成功後,如何開啟健康新生活?本篇全方位指南,將從飲食、運動、藥物須知到心理調適,提供您與家人最實用的照護對策,助您安心守護這份生命贈禮,充滿自信地迎向高品質的嶄新人生。
手術成功後,如何開啟健康新生活?本篇全方位指南,將從飲食、運動、藥物須知到心理調適,提供您與家人最實用的照護對策,助您安心守護這份生命贈禮,充滿自信地迎向高品質的嶄新人生。
腎臟病阻礙了您的旅遊夢嗎?這份專為腎友打造的海外旅遊全攻略,從行前準備、海外透析安排、醫療保險到飲食控制,提供您最完整的安心指南,讓您能自信規劃,無憂享受精彩旅程。
腎臟病阻礙了您的旅遊夢嗎?這份專為腎友打造的海外旅遊全攻略,從行前準備、海外透析安排、醫療保險到飲食控制,提供您最完整的安心指南,讓您能自信規劃,無憂享受精彩旅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