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次看懂 7 大類高血壓藥的作用、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有聲書播放

面對複雜的高血壓藥單感到困惑?本文深入淺出解析 7 大類降壓藥的作用、常見副作用與飲食禁忌。更包含忘記服藥的應對與停藥迷思,提供完整用藥指南,助您安心服藥,有效穩定血壓。

被診斷出高血壓,手上拿著醫師開的藥單,心中卻充滿了問號「為什麼有這麼多種高血壓藥?」、「這個藥是怎麼作用的?」、「吃了會有什麼副作用?」別擔心,您不是一個人有這些疑問。高血壓的治療就像是為您的身體進行一場精密的交通管制,目標是讓血液在血管這條高速公路上順暢通行,而不是造成塞車(高壓)。今天讓我們用最生活化的比喻,帶您一次搞懂 7 大類降壓藥的藥物作用、常見副作用與用藥須知,幫助您建立正確知識,與醫療團隊攜手穩控血壓。

目錄

為何高血壓藥這麼多種?一次搞懂用藥原則

把我們身體的血壓系統想像成一座複雜的城市交通網路。造成交通壅塞(高血壓)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車流量太大」(血量過多)、或是「道路太窄」(血管收縮)。因此,交通警察(醫師)需要根據不同的塞車原因,採取不同的疏導策略。這就是為什麼高血壓藥種類如此繁多,因為每一類藥物都像是針對特定問題的獨特解決方案。

醫師在選擇藥物時,會考量您的年齡、血壓數值、是否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或腎臟病)以及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為您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有時候,單一策略效果有限,就需要結合兩種或多種策略,也就是使用複方藥物。這就像同時「減少路上的車輛」並「拓寬道路」,能更有效地改善交通,而且通常能以較低的劑量達到目標,從而減少單一藥物高劑量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7 大類高血壓藥物作用機制大解密

了解您服用的血壓藥如何作用,是掌握自身健康的第一步。以下我們將 7 大類常見的降壓藥,用簡單的比喻為您一一解析:

1. 利尿劑(Diuretics)

  • 作用比喻:就像幫身體「擰乾多餘水分」。這類藥物作用於腎臟,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鈉和水分,進而減少血管內的總血量,就像減少了道路上的車流量一樣,壓力自然就下降了。
  • 常見藥物:Hydrochlorothiazide, Furosemide, Spironolactone。

2.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blockers)

  • 作用比喻:像是對心臟說「放輕鬆,慢慢來」。我們的身體會分泌一種稱為腎上腺素的荷爾蒙,讓心跳加速、血壓升高。乙型阻斷劑能阻斷腎上腺素的作用,讓心臟跳得慢一些、緩和一些,從而降低血壓。
  • 常見藥物:Propranolol, Atenolol, Metoprolol。

3.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

  • 作用比喻:血管的「鬆筋按摩師」。血管壁的肌肉需要鈣離子才能收縮,此類藥物能阻止鈣離子進入肌肉細胞,讓血管壁放鬆、擴張。道路變寬了,血液通行就更順暢,血壓也就降低了。
  • 常見藥物:Amlodipine, Diltiazem, Nifedipine。

4.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

  • 作用比喻:「阻斷血管收縮的生產線」。身體會製造一種名為「血管收縮素II」的強力荷爾蒙,它會讓血管收縮。ACEI 的作用就是抑制生產這種荷爾蒙的關鍵酵素,從源頭減少血管收縮的訊號。
  • 常見藥物:Captopril, Enalapril, Lisinopril。

5. 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

  • 作用比喻:讓血管「戴上耳塞,聽不到收縮指令」。即使身體製造了「血管收縮素II」,ARB 也能佔據它在血管壁上的作用位置(受體),讓它無法下達收縮的命令,同樣能達到讓血管放鬆的效果。
  • 常見藥物:Losartan, Valsartan, Olmesartan。

6. 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α-adrenergic blocker)

  • 作用比喻:另一位「血管放鬆專家」。它同樣是阻斷腎上腺素的作用,但主要作用在小動脈的血管壁上,使其放鬆擴張,降低血液流動的阻力。
  • 常見藥物:Doxazosin, Prazosin。

7. 其他血管擴張劑(Other Vasodilators)

  • 作用比喻:直接作用的「道路拓寬工程隊」。這類藥物不透過荷爾蒙或神經系統,而是直接作用在血管壁的肌肉上,使其放鬆,迅速達到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效果。
  • 常見藥物:Hydralazine, Minoxidil。

 

常見副作用與應對:服藥不適別慌張

任何藥物都可能有副作用,高血壓藥也不例外。重要的是,當副作用發生時,不要驚慌或自行停藥,應主動與醫師或藥師溝通。以下是幾種高血壓藥常見副作用應對方式:

  • 乾咳:這是 ACEI 類藥物最獨特的副作用。如果發生持續性乾咳,請告知醫師,通常更換成 ARB 類藥物就能改善。
  • 頭暈或姿勢性低血壓:剛開始服藥或調整劑量時,血壓下降可能導致頭暈,尤其在變換姿勢(如從躺著到坐起)時更明顯。建議放慢動作,多喝水,身體通常會在一、兩週後適應。
  • 腳踝水腫:這是 CCB 類藥物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因為血管擴張導致局部體液滲出。可以嘗試睡前將腳墊高,並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 疲倦、心跳變慢:這是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的正常藥物作用,若感覺過於疲勞或心跳過慢影響日常生活,請回診與醫師討論。
  • 電解質不平衡:利尿劑可能導致鉀離子流失或升高。醫師會定期安排抽血監測,請務必遵從醫囑,不要自行補充或限制高鉀食物。

高血壓用藥注意事項:飲食、禁忌與忘記服藥怎麼辦?

除了準時服藥,日常生活的配合也是血壓控制的關鍵。以下是重要的用藥須知:

  • 服用高血壓藥飲食禁忌:
    • 低鈉飲食:吃太鹹會讓身體留住水分,抵銷降壓藥的效果,就像一邊吃利尿劑排水,一邊又喝鹽水一樣。
    • 避免大量攝取葡萄柚(汁):葡萄柚會影響某些 CCB 類藥物的代謝,可能導致藥物濃度過高,增加副作用風險。
    • 避免與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併用:常見的止痛藥如布洛芬(Ibuprofen),可能會降低某些高血壓藥的效果並影響腎功能,若有止痛需求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 忘記服用高血壓藥怎麼辦?
    • 原則:想起來時,如果距離下次服藥時間還很久,例如超過兩次服藥間隔的一半時間,可以立即補服。如果已經很接近下次服藥時間,就跳過這次,下次照常服用即可。
    • 絕對禁止:千萬不要一次服用雙倍劑量,以免血壓降得太低造成危險。

高血壓藥需要吃一輩子嗎?停藥與用藥迷思解析

「高血壓藥一吃就要吃一輩子,會傷腎?」這是許多病人最擔心的迷思。事實上,高血壓本身才是長期傷害心臟、大腦和腎臟的元兇。規律服用降壓藥,是為了保護這些重要器官,避免它們因長期承受過高壓力而受損。

那麼,什麼情況可以停藥呢?答案是:必須由醫師評估,切勿自行決定。如果病人透過非常嚴格且持續的生活方式改變,例如成功減重 10% 以上、維持健康的 DASH 飲食、規律運動,讓血壓長期穩定在理想範圍,醫師可能會考慮「降階治療」,也就是逐步減少藥物劑量或種類。

自行突然停藥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可能導致「反彈性高血壓」,血壓在短時間內急遽飆升,大幅增加中風或心肌梗塞的風險

結語

管理高血壓是一場需要耐心與知識的長期抗戰。將藥物視為保護您身體的重要盟友,而非敵人。透過了解不同高血壓藥的藥物作用,您能更清楚治療的藍圖;學習高血壓藥常見副作用應對方式,能讓您在服藥路上更安心;遵守用藥須知與飲食禁忌,則是讓治療效果加倍的關鍵。請記得,您永遠是自己健康的主人,主動與您的醫師、藥師溝通,建立互信的夥伴關係,是邁向成功血壓控制最穩固的基石。

常見問題精選

Q1: 高血壓藥為何種類繁多?

A: 醫師依不同病因與狀況選擇最適合的藥物。

Q2: 降血壓藥主要有哪幾種作用方式?

A: 藥物可排水、減緩心跳、擴張血管等。

Q3: 服用高血壓藥常見副作用為何?

A: 可能會有乾咳、頭暈、腳踝水腫等。

Q4: 發生副作用時該怎麼辦?

A: 不要自行停藥,應諮詢醫師或藥師。

Q5: 服用高血壓藥有哪些飲食禁忌?

A: 應低鈉、避免葡萄柚,少用 NSAIDs。

Q6: 忘記吃藥時該如何處理?

A: 若接近下次服藥時間則跳過,勿補雙倍劑量。

Q7: 高血壓藥需要吃一輩子嗎?

A: 需醫師評估才能停藥,切勿自行決定。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Ferrara, F.et al. (2023). Great Sustainability Results From Appropriate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Current problems in cardiology.

[2] Pediatrics

[3] Whelton, P. K., Carey, R. M., Aronow, W. S., Casey, D. E., Jr., Collins, K. J., Dennison Himmelfarb, C., DePalma, S. M., Gidding, S., Gillespie, C., Greenlund, K. J., Handler, J., Johnson, H. M., Jones, D. W., MacLaughlin, E. J., Muntner, P., Ovbiagele, B., Smith, S. C., Jr., Stevens, V. J., & Wright, J. T., Jr. (2018). 2017 ACC/AHA/ASCVD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71(19), e127-e248.

[4] Psaty, B. M., Smith, N. L., Siscovick, D. S., et al. (1997). Health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antihypertensive therapies used as first-line ag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277, 739-745.

[5] Bosch, A., & Schmieder, R-E. (2021). Novel approaches to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Current opinion in nephrology and hypertension.

[6] YHaBG. (2018). Use of combination therapy. In BGaSM (Ed.), Hypertension-Companion to Braunwald’s the HEART (pp. 261-267). Elsevier Philadelphia.

[7] drugbank – Diltiazem

[8] Fravel, M-A., & Ernst, M. (2021). Drug Interactions with Antihypertensives. Current hypertension reports.

[9] Goldman Cecil Medicine Twenty Sixth Edit

[10] Sleep

[11] Whelton, P. K., He, J., Appel, L. J., et al. (2002). Primary prevention of hypertension: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advisory from the national high blood pressure education program. JAMA, 288, 1882-1888.

[12] Cicero, A-F-G., Veronesi, M., & Fogacci, F. (2021). Dietary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Beyond Salt Restriction. High blood pressure &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tali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13] Albassam, A., & Hughes, D-A. (2021). What should patients do if they miss a dos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atient information leaflets and summaries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14] Gu, J.et al. (2020). How to Handle Delayed or Missed Doses: A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Perspective. European journal of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15] Hughes, D., Judge, C., Murphy, R., et al. (2020). Association of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with incident dementia or cognitive impair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323, 1934-1944.

[16] Sheppard, J-P.et al. (2024). Strategies for Identifying Patients for Deprescribing of Blood Pressure Medications in Routine Practice: An Evidence Review. Current hypertension reports.

[17] Choudhry, N-K.et al. (2022). Medication Adherenc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ypertension (Dallas, Tex. : 1979).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關心血管健康,從了解血管彈性開始!本文解析血管老化與彈性的關聯,告訴你為何血管彈性如此重要,並提供三大日常保養訣竅: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壓力管理,幫助你恢復血管彈性、遠離心血管疾病威脅。還在煩惱高血壓?除了服藥,更要從根本改善血管健康!
關心血管健康,從了解血管彈性開始!本文解析血管老化與彈性的關聯,告訴你為何血管彈性如此重要,並提供三大日常保養訣竅: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壓力管理,幫助你恢復血管彈性、遠離心血管疾病威脅。還在煩惱高血壓?除了服藥,更要從根本改善血管健康!
你有高血壓嗎?生活中有許多疑問嗎?這篇文章解答高血壓病人最常問的10個生活問題,包含飲食、運動、泡溫泉、捐血等。了解咖啡是否能喝、飲食禁忌有哪些、泡溫泉的注意事項,以及日常生活該如何調整,幫助您更順利地控制血壓,維持健康,積極面對高血壓!
你有高血壓嗎?生活中有許多疑問嗎?這篇文章解答高血壓病人最常問的10個生活問題,包含飲食、運動、泡溫泉、捐血等。了解咖啡是否能喝、飲食禁忌有哪些、泡溫泉的注意事項,以及日常生活該如何調整,幫助您更順利地控制血壓,維持健康,積極面對高血壓!
想擺脫高血壓?了解得舒飲食(DASH Diet)如何透過天然食物、限制鈉攝取來有效降血壓!本文深入淺出介紹得舒飲食原則、飲食重點,並提供美味又健康的低鈉一週菜單範例,讓你輕鬆掌握得舒飲食精髓,吃得健康又美味,擁抱健康生活!
想擺脫高血壓?了解得舒飲食(DASH Diet)如何透過天然食物、限制鈉攝取來有效降血壓!本文深入淺出介紹得舒飲食原則、飲食重點,並提供美味又健康的低鈉一週菜單範例,讓你輕鬆掌握得舒飲食精髓,吃得健康又美味,擁抱健康生活!
天氣一冷血壓就飆高?別擔心!這篇提供高血壓病人最完整的冬季保暖攻略,教你如何透過穿衣、飲食、運動、泡澡等方式穩定血壓,安心度過寒冬。掌握保暖防寒守則,定期量測血壓,與醫師配合調整藥物,守護您的健康!了解冬天血壓升高的原因,提早預防,讓您在寒冷的天氣也能維持血管健康。
天氣一冷血壓就飆高?別擔心!這篇提供高血壓病人最完整的冬季保暖攻略,教你如何透過穿衣、飲食、運動、泡澡等方式穩定血壓,安心度過寒冬。掌握保暖防寒守則,定期量測血壓,與醫師配合調整藥物,守護您的健康!了解冬天血壓升高的原因,提早預防,讓您在寒冷的天氣也能維持血管健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