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血糖正常值是多少?一篇看懂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的標準

有聲書播放

您是否曾經拿到健檢報告,卻對上面一堆血糖數值感到一頭霧水?到底空腹血糖、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 (HbA1c) 代表什麼意思?什麼樣的數值才算正常?別擔心,這篇文章將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帶您了解各項血糖指標的意義,幫助您自我評估健康風險,及早做好血糖控制。

目錄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

近年來,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持續攀升,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根據統計,台灣糖尿病盛行率約在 9.8% 至 10.3% 之間,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病人數高達兩百多萬人。隨著年齡增長,糖尿病盛行率也明顯上升,尤其是在 45 歲以上族群。糖尿病不僅是台灣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也造成龐大的健保支出。

血糖是什麼?為什麼需要監測?

血糖,顧名思義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葡萄糖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但過高或過低的血糖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當我們進食後,身體會將食物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中。胰臟會分泌胰島素,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提供能量。如果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產生阻抗性,葡萄糖就無法順利進入細胞,導致血糖升高,長期下來就可能引發糖尿病。

定期監測血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身體對葡萄糖的代謝能力,及早發現異常,並透過飲食、運動、藥物等方式,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內,預防或延緩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

血糖檢測知多少: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

常見的血糖檢測項目包括:

  • 空腹血糖: 指的是經過至少 8 小時空腹後測量的血糖值。
  • 飯後血糖: 指的是用餐後 2 小時測量的血糖值。
  • 糖化血色素 (HbA1c): 反映過去 2-3 個月血糖控制的平均狀況。

1. 空腹血糖標準值:

  • 正常: < 100 mg/dL
  • 糖尿病前期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100-125 mg/dL
  • 糖尿病: ≥ 126 mg/dL

空腹血糖100-125之間怎麼辦?

如果您的空腹血糖介於 100-125 mg/dL 之間,表示您可能處於糖尿病前期。此時,更應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包括:

  • 飲食控制: 減少攝取高糖、高油、高鹽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穀類等高纖維食物的攝取。
  • 規律運動: 每週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 維持理想體重: 如果您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減輕 5-10% 的體重,就能顯著改善血糖控制。

2. 飯後血糖標準值:

  • 正常: < 140 mg/dL (飯後兩小時)
  • 糖尿病前期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140-199 mg/dL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
  • 糖尿病: ≥ 200 mg/dL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

飯前血糖多少算正常?成人糖尿病空腹血糖治療目標是多少?

一般來說,非糖尿病病人的飯前血糖應低於 100 mg/dL。對於已確診糖尿病的成人,空腹血糖的治療目標通常設定在 80-130 mg/dL 之間。

飯後血糖多久達到峰值?飯後三小時血糖應該是多少?

飯後血糖通常在 1 小時左右達到峰值,然後逐漸下降。飯後 2 小時的血糖值應該低於 140 mg/dL。飯後 3 小時,血糖應該接近空腹血糖值。

3. 糖化血色素 (HbA1c) 標準值:

  • 正常: < 5.7%
  • 糖尿病前期: 5.7-6.4%
  • 糖尿病: ≥ 6.5%

糖化血色素低於多少算正常?

一般來說,糖化血色素低於 5.7% 屬於正常範圍。

糖化血色素換算血糖公式

糖化血色素與平均血糖值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一個簡略的換算公式如下:

平均血糖值 (mg/dL) = (糖化血色素 (%) – 2) x 30

例如,如果糖化血色素為 7%,則平均血糖值約為 (7-2) x 30 = 150 mg/dL。

糖尿病前期:警訊與轉機

糖尿病前期指的是血糖值高於正常範圍,但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這是一個重要的警訊,提醒我們身體的血糖代謝能力已經出現問題。然而,糖尿病前期也是一個轉機,透過積極的生活方式調整,有可能將血糖恢復到正常範圍,預防糖尿病的發生。研究顯示,透過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和維持理想體重,約有 36% 的糖尿病前期病人可以恢復到正常血糖。

血糖機正確操作步驟

居家使用血糖機監測血糖,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血糖的變化,及時調整飲食和用藥。以下是血糖機的正確操作步驟:

  1. 準備: 清潔雙手,準備好血糖機、採血筆、採血針、試紙和酒精棉片。
  2. 設定血糖機: 按照血糖機的使用說明書,設定日期、時間和血糖單位。
  3. 安裝採血針: 將採血針安裝到採血筆中,並調整採血深度。
  4. 消毒: 用酒精棉片消毒採血部位 (通常是手指側面)。
  5. 採血: 用採血筆在消毒部位採血。
  6. 滴血: 將血液滴到試紙的指定區域。
  7. 讀數: 將試紙插入血糖機,等待讀數。
  8. 記錄: 記錄血糖值、測量時間和相關資訊 (如用餐時間、運動情況)。

結語

血糖控制是維持健康的重要一環。透過了解空腹血糖、飯後血糖和糖化血色素的標準值,並定期進行血糖檢測,我們可以及早發現異常,並採取適當的措施,預防或延緩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記住,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常見問題精選

Q1: 血糖是什麼?為什麼要監測血糖?

A: 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是身體能量來源。監測血糖可了解身體代謝能力,及早發現異常,預防糖尿病。

Q2: 空腹血糖、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的正常值分別是多少?

A: 空腹血糖<100mg/dL,飯後血糖<140mg/dL,糖化血色素<5.7%為正常。

Q3: 空腹血糖100-125 mg/dL代表什麼?該怎麼辦?

A: 代表可能處於糖尿病前期。應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包含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

Q4: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有什麼重要性?

A: 血糖高於正常但未達糖尿病標準。是重要警訊,透過生活方式調整,有機會恢復正常血糖。

Q5: 妊娠糖尿病對孕婦和胎兒有什麼風險?

A: 增加孕婦子癲前症、早產等風險,胎兒則有巨嬰症、新生兒低血糖等風險。

Q6: 如何正確使用血糖機監測血糖?

A: 清潔雙手,準備好血糖機等,消毒採血部位後採血,將血液滴到試紙上,等待讀數並記錄。

Q7: 有哪些台灣社福團體或基金會可以提供糖尿病相關協助?

A: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等機構提供支持及協助。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破解糖尿病5大迷思!別再相信「吃糖不會得糖尿病」的說法了!了解糖尿病的真正成因、飲食控制重點、預防方法與常見症狀,破除網路謠言,掌握正確知識,積極預防與控制糖尿病,守護您的健康!
破解糖尿病5大迷思!別再相信「吃糖不會得糖尿病」的說法了!了解糖尿病的真正成因、飲食控制重點、預防方法與常見症狀,破除網路謠言,掌握正確知識,積極預防與控制糖尿病,守護您的健康!
父母確診糖尿病,子女如何應對?這份全方位指南提供實用的飲食調整、有效溝通技巧和定期回診建議,助您陪伴父母積極面對,控制血糖,維持健康生活品質。從了解糖尿病、調整飲食到鼓勵運動,共同戰勝糖尿病!
父母確診糖尿病,子女如何應對?這份全方位指南提供實用的飲食調整、有效溝通技巧和定期回診建議,助您陪伴父母積極面對,控制血糖,維持健康生活品質。從了解糖尿病、調整飲食到鼓勵運動,共同戰勝糖尿病!
家人有糖尿病,擔心遺傳風險?別慌!本文深入解析二型糖尿病的遺傳機率、生活習慣等影響因素,破除傳染迷思。提供實用飲食建議與預防策略,助您了解糖尿病風險,積極擁抱健康生活,即使有家族史也能有效預防。
家人有糖尿病,擔心遺傳風險?別慌!本文深入解析二型糖尿病的遺傳機率、生活習慣等影響因素,破除傳染迷思。提供實用飲食建議與預防策略,助您了解糖尿病風險,積極擁抱健康生活,即使有家族史也能有效預防。
想了解糖尿病新藥SGLT-2抑制劑嗎?本文深入解析SGLT-2抑制劑的作用、降血糖效果、心腎保護作用,以及潛在副作用。更提供治療選擇建議、健保給付資訊,幫助您與醫師共同制定個人化的糖尿病治療計畫,掌握血糖控制,提升生活品質。
想了解糖尿病新藥SGLT-2抑制劑嗎?本文深入解析SGLT-2抑制劑的作用、降血糖效果、心腎保護作用,以及潛在副作用。更提供治療選擇建議、健保給付資訊,幫助您與醫師共同制定個人化的糖尿病治療計畫,掌握血糖控制,提升生活品質。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