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如何與「化療腦」共存?卵巢癌病人提升記憶力與專注力的7個生活技巧

有聲書播放

治療期間感覺思緒被濃霧籠罩,忘東忘西、難以專心嗎?這不是您的錯。本文將提供7個實用的生活技巧,從飲食、運動到睡眠與減壓練習,全方位幫助您撥開腦中迷霧,逐步提升專注力與記憶力,重拾清晰的生活掌控感。

卵巢癌的化學治療是一段艱辛但充滿希望的旅程。然而,在奮力對抗癌細胞的同時,許多病人會發現自己面臨一個隱形的挑戰──思緒彷彿被蒙上一層濃霧,記憶力不如從前,專注力也難以集中。這種被稱為「化療腦」(Chemobrain)的現象,是癌症治療中常見的認知功能副作用。這篇文章將作為您的衛教指南,運用生活化的比喻,提供7個實用技巧,幫助您有效應對化療腦,逐步找回清晰的思緒與生活的掌控感。

目錄

「化療腦」是什麼?這不是您的錯,而是常見的副作用

在深入探討應對方法前,讓我們先正確認識「化療腦」。請把它想像成您的大腦暫時經歷了一場「資訊風暴」。化療藥物(如卵巢癌常用的 DoxorubicinCisplatin)在攻擊快速分裂的癌細胞時,也可能間接影響到大腦中一些健康的細胞,加上治療帶來的生理壓力與疲勞,共同導致了認知功能的暫時性障礙。

您可能會經歷以下常見症狀:

  • 記憶力衰退:常常忘記剛說過的話、重要約會或物品放哪。
  • 專注力不集中:很難長時間專心看書、看電影或完成一項工作。
  • 思緒處理變慢:感覺腦筋轉不過來,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理解或回應事情。
  • 詞不達意:明明知道想說什麼,卻一時找不到確切的詞彙。
  • 多工處理困難:同時處理兩件以上的事情會感到格外吃力與混亂。

請務必記得,這些困擾並非您不夠努力或憑空想像,而是治療過程中真實的生理反應。理解這一點,是我們邁向改善的第一步。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撥開腦中的迷霧。

技巧一:打造您的「外部大腦」,讓生活井然有序

當我們內建的記憶體(大腦)暫時超載時,最聰明的方法就是善用「外部儲存裝置」。您可以把手機、筆記本、日曆當成您的專屬秘書,幫您分擔記憶的重擔。

  • 善用行事曆:將所有約會、回診時間、吃藥提醒都記錄在手機或實體日曆上,並設定響鈴提醒。
  • 建立待辦清單:每天早上或前一晚,寫下當天需要完成的3-5件重要事項。完成一件就劃掉一件,這不僅能防止遺忘,更能帶來滿滿的成就感。
  • 物品定位:為鑰匙、錢包、眼鏡等常用物品設置一個「固定的家」。每次用完就歸位,減少四處尋找的焦慮。

這個方法的核心是將腦力從「記住要做什麼」中解放出來,讓您能把寶貴的專注力用在「執行」事情本身。

技巧二:練習「單工模式」,一次只專注一件事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台電腦,同時開啟太多應用程式會導致運作緩慢甚至當機。「化療腦」的狀態下,大腦的處理效能暫時下降,因此「多工處理」會讓您感到格外疲憊與挫折。

請試著切換到「單工模式」:

  • 專注當下:在吃飯時就好好吃飯,感受食物的味道;在與人交談時,就全心聆聽。避免邊吃飯邊看電視,或邊講電話邊處理郵件。
  • 任務拆解:面對複雜的任務(例如:準備一份晚餐),可以將其拆解成數個小步驟(買菜、洗菜、切菜、烹煮)。一次只專心完成一個小步驟,壓力自然會減輕。

練習單工模式能有效降低大腦的負荷,提升完成任務的品質與效率,幫助您重拾對生活的掌控感。

技巧三:啟動大腦的健身房,用規律運動掃除腦霧

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更是活化大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把規律運動想像成您大腦的專屬「健身教練」,它能幫助您的大腦變得更強壯、更靈活。

  • 促進血液循環: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能增加流向大腦的血液與氧氣,就像為大腦這部精密儀器提供充足的電力。
  • 提升神經營養因子:研究證實,運動能促進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分泌,這種物質就像大腦的「生長激素」,有助於神經細胞的修復與新生,改善學習與記憶力。
  • 減輕疲勞與壓力:運動能有效改善癌症治療相關的疲勞感,並釋放腦内啡,讓心情更愉悅,進而減少壓力對認知功能的干擾。

建議您從每天15-20分鐘的溫和運動開始,例如在住家附近散步,並根據體力逐漸增加時間與強度。

技巧四:吃對大腦的「超級燃料」,從飲食改善認知功能

如同頂級跑車需要高品質的燃料,我們的大腦也需要特定的營養素才能順暢運轉。採取「地中海式飲食」或「抗發炎飲食」原則,就像為您的大腦補充「超級燃料」,能有效對抗化療可能引發的體內發炎反應,保護腦細胞。

您可以多攝取以下健腦食物:

  • 富含Omega-3的魚類:如鮭魚、鯖魚、秋刀魚,是構成大腦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 色彩鮮豔的蔬果:特別是莓果類(藍莓、草莓)和深綠色蔬菜(菠菜、羽衣甘藍),富含抗氧化物,能保護大腦免於氧化壓力。
  • 優質堅果與種子:如核桃、杏仁、奇亞籽,提供健康的脂肪與維生素E。
  • 全穀類:如糙米、燕麥,提供穩定的能量來源。

同時,盡量減少紅肉、精緻糖類與過度加工的食品,這些食物可能會加劇身體的發炎反應。

技巧五:重視「深度睡眠」,為大腦進行排毒與重整

睡眠絕非只是休息,而是大腦進行夜間維修與保養的黃金時段。良好的睡眠品質就像一支高效的「大腦清潔隊」,會在您入睡時清除白天累積的代謝廢物,並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進行鞏固。

要提升睡眠品質,您可以嘗試:

  • 建立規律的睡眠時間:即使在週末,也盡量在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與起床。
  • 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保持房間黑暗、安靜與涼爽。
  • 睡前放鬆儀式:睡前一小時關掉手機和電視,改為聽輕柔的音樂、閱讀或溫水泡腳,幫助身心放鬆。

充足且深度的睡眠,是改善記憶力與專注力不可或缺的基石。

技巧六:練習正念與減壓,為思緒按下「靜音鍵」

焦慮與壓力就像大腦中的「背景雜訊」,會嚴重干擾我們的思考與記憶。「化療腦」的症狀本身就可能帶來壓力,而壓力又會反過來加重認知功能的困難,形成惡性循環。

練習正念(Mindfulness)就像為您的思緒按下「靜音鍵」,幫助您從混亂中抽離。

  • 腹式呼吸法:每天花5-10分鐘,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吸一吐之間。當雜念浮現時,不用苛責自己,溫和地將注意力再次帶回呼吸上。
  • 專注於感官:在喝水時,感受水的溫度;在走路時,感受腳底與地面的接觸。將注意力拉回當下的身體感受,有助於平息紛亂的思緒。

透過這些簡單的練習,您可以有效降低壓力荷爾蒙,提升專注力,讓大腦在更平靜的狀態下運作。

技巧七:保持大腦活躍,用新奇挑戰與人際互動滋養心智

大腦和肌肉一樣,遵循「用進廢退」的原則。持續給予大腦適度的挑戰與刺激,就像在鍛鍊腦部的「認知肌肉」,能幫助維持其靈活性與功能。

  • 嘗試新事物:學習一項新技能、玩數獨或拼圖、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都能刺激新的神經連結生成。
  • 維持社交互動:與親友保持聯繫,參與感興趣的社團或支持團體。有意義的人際互動不僅提供情感支持,對話本身就是一種複雜的腦力活動,能有效鍛鍊語言與思考能力。

讓大腦保持在活躍、學習與連結的狀態,是應對認知功能挑戰的積極策略。

結語

與「化療腦」共存,是一場需要耐心與策略的長期調適。本文提供的七個生活技巧——善用工具、專注當下、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充足睡眠、練習減壓以及保持大腦活躍——如同您工具箱中的七樣法寶。它們彼此相輔相成,能從生理到心理,全方位地幫助您改善記憶力與專注力,減輕副作用帶來的困擾。請記住,每個人恢復的步調都不同,給自己多一些溫柔與耐心。透過積極掌握這些技巧,您不僅是在應對一項副作用,更是在主動參與自己的康復過程,一步步重拾清晰的思緒與高品質的生活。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化療腦」?

A: 是化療後常見的認知功能副作用,影響記憶與專注力。

Q2: 「化療腦」會出現哪些常見症狀?

A: 記憶衰退、專注力不集中、思緒變慢、詞不達意等。

Q3: 如何利用外部工具改善記憶力?

A: 善用行事曆、待辦清單,並為常用物品固定位置。

Q4: 提升專注力有什麼生活技巧?

A: 練習「單工模式」,一次只專注一件事。

Q5: 運動對改善「化療腦」有幫助嗎?

A: 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提升神經營養,並減輕疲勞。

Q6: 飲食如何幫助改善「化療腦」症狀?

A: 攝取富含Omega-3魚類、蔬果、堅果和全穀類。

Q7: 為什麼睡眠對「化療腦」很重要?

A: 深度睡眠助大腦排毒、重整,鞏固記憶力。

Q8: 如何透過心理調適來應對「化療腦」?

A: 練習正念減壓,保持大腦活躍及社交互動。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Atallah, M.et al. (2020).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nd Stress Are Associated With Decrements in Attentional Function in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Cancer nursing.

[2] Martín, B-R.et al. (2020). Study of Chemotherapy-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3] O’Young, B. J., Young, M. A., Stiens, S. A., & Wu, S. S. H. (2023).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secrets (4th ed.). Elsevier.

[4] Ongnok, B., Chattipakorn, N., & Chattipakorn, S-C. (2020). Doxorubicin and cisplatin 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and interventions. Experimental neurology.

[5] Hardman, R-J.et al. (2020). Findings of a Pilot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Mediterranean Diet and Aerobic Exercise on Cognition in Cognitively Healthy Older People Living Independently within Aged-Care Facilities: The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n Independent Living Aged Care (LIILAC) Study.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

[6] Serra, M-C.et al. (2020). Healthy Lifestyle and Cogni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Current nutrition reports.

[7] Baranowski, B-J.et al. (2020). Healthy brain, healthy life: a review of diet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brain health and reduce Alzheimer’s disease risk. 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 Physiologie appliquee, nutrition et metabolisme.

[8] Key, M-N., & Szabo-Reed, A-N. (2023). Impact of Diet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s on Cognition and Brain Health in Older Adults: A Narrative Review. Nutrients.

[9] Zonneveld, S-M-v.et al. (2024). An Anti-Inflammatory Diet and Its Potential Benefit for Individuals with Mental Disorders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A Narrative Review. Nutrients.

[10] Melzer, T-M.et al. (2021). In Pursuit of Healthy Aging: Effects of Nutrition on Brain Fun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11] Picone, P.et al. (2024). Enriching the Mediterranean diet could nourish the brain more effectively. Frontiers in nutrition.

[12] Mayhew, A. J., de Souza, R. J., Meyre, D., et al. (2016).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nut consumption and incident risk of CVD and all-cause mortality.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115, 212-225.

[13] Kukla-Bartoszek, M., & Głombik, K. (2024). Train and Reprogram Your Brain: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Life on Brain Functions Saved in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14] Arida, R-M., & Teixeira-Machado, L. (2020). The Contribu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to Brain Resilience.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5] Xing, Y., & Bai, Y. (2020). A Review of Exercise-Induced Neuroplasticity in Ischemic Stroke: Pathology and Mechanisms. Molecular neurobiology.

[16] Müller, P.et al. (2020). Lactate and BDNF: Key Mediators of Exercise Induced Neuroplasticity?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17] Mounier, N-M.et al. (2020). Chemotherapy-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 (CICI): An overview of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Life sciences.

[18] Rao, V.et al. (2022). Chemobrain: A review on mechanistic insight, targets and treatments. Advances in cancer research.

[19] Shaw, C., Baldwin, A., & Anderson, C. (2021). Cognitiv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An integrative re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European Oncology Nursing Society.

[20] Sikandari, M-H.et al. (2024). Effect of exercise on fatigue and depression in breastcancer women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Multi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21] Ross, S-D., Hofbauer, L-M., & Rodriguez, F-S. (2022). Coping strategies for memory problems in everyday life of people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2] Song, S., Stern, Y., & Gu, Y. (2022). Modifiable lifestyle factors and cognitive reserv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腹脹、頻尿別輕忽!高齡女性尤其要注意,這些看似尋常的症狀可能是卵巢癌的警訊。了解卵巢癌的初期症狀、高風險族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關鍵。家族史更要小心,定期檢查守護健康,擁抱希望!
腹脹、頻尿別輕忽!高齡女性尤其要注意,這些看似尋常的症狀可能是卵巢癌的警訊。了解卵巢癌的初期症狀、高風險族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關鍵。家族史更要小心,定期檢查守護健康,擁抱希望!
卵巢癌治療後如何恢復?這份指南提供詳盡的飲食營養建議,包含化療副作用的緩解、術後營養補充,以及飲食禁忌提醒。同時,我們也關注您的心靈健康,提供心理調適策略與社區資源,助您重建生活,擁抱希望,勇敢面對未來。
卵巢癌治療後如何恢復?這份指南提供詳盡的飲食營養建議,包含化療副作用的緩解、術後營養補充,以及飲食禁忌提醒。同時,我們也關注您的心靈健康,提供心理調適策略與社區資源,助您重建生活,擁抱希望,勇敢面對未來。
了解卵巢癌預防,守護妳的健康!本文深入探討基因檢測在評估卵巢癌風險中的作用,分析哪些族群應考慮檢測,以及檢測結果的意義。同時解析口服避孕藥降低風險的機制與注意事項,並提供實用的飲食建議和定期檢查的重要性,為妳的健康加分。積極預防,從了解開始!
了解卵巢癌預防,守護妳的健康!本文深入探討基因檢測在評估卵巢癌風險中的作用,分析哪些族群應考慮檢測,以及檢測結果的意義。同時解析口服避孕藥降低風險的機制與注意事項,並提供實用的飲食建議和定期檢查的重要性,為妳的健康加分。積極預防,從了解開始!
探索卵巢癌治療的最新突破!本文深入解析標靶藥物、免疫療法與基因檢測如何改寫卵巢癌的治療前景,提升存活率。了解PARP抑制劑、抗血管新生藥物等標靶藥物的精準作用,以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何激活免疫系統對抗癌症。透過基因檢測,量身打造個人化的治療方案,掌握卵巢癌治療的最新進展,為您或您關心的人帶來希望!
探索卵巢癌治療的最新突破!本文深入解析標靶藥物、免疫療法與基因檢測如何改寫卵巢癌的治療前景,提升存活率。了解PARP抑制劑、抗血管新生藥物等標靶藥物的精準作用,以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何激活免疫系統對抗癌症。透過基因檢測,量身打造個人化的治療方案,掌握卵巢癌治療的最新進展,為您或您關心的人帶來希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