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腎臟病警訊您注意到了嗎?「泡、水、高、貧、倦」五字訣自我檢查指南

有聲書播放

別輕忽身體警訊!疲倦、水腫、泡泡尿可能是腎臟在求救!台灣成人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早期發現至關重要。本文以「泡、水、高、貧、倦」五字訣,教你快速自我檢查,掌握腎臟病徵兆。了解蛋白尿、高血壓與腎臟的關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守護您的腎臟健康!
您是否經常感到疲倦、下肢水腫,或是小便時發現異常的泡泡?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狀,很可能就是腎臟在向您發出求救訊號!在台灣,慢性腎臟病(CKD)的盛行率不容小覷,根據統計,20歲以上成人約有12%患有慢性腎臟病,也就是說,每8位成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腎病變。更令人擔憂的是,超過90%的早期病人往往不自知,延誤了就醫的黃金時機。因此,及早認識腎臟病,並學會自我檢查,對於守護腎臟健康至關重要。今天將以「泡、水、高、貧、倦」五字訣為核心,深入淺出地剖析腎臟病的警訊,並提供實用的護腎建議。

目錄

「泡」:小便有泡泡,小心蛋白尿!

感受:我的小便怎麼這麼多泡泡?

您是否曾留意過自己的小便?正常的尿液通常清澈透明,即使有少許泡泡,也會很快消散。但如果您的尿液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且不易消散的泡泡,就像啤酒或汽水一樣,就要提高警覺,這很可能是蛋白尿的徵兆。

原因:泡泡尿從何而來?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出現過量的蛋白質。正常情況下,腎臟會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多餘水分,同時保留有用的蛋白質。但當腎臟的過濾功能受損時,蛋白質就會隨著尿液流失,形成泡泡尿。常見的蛋白尿原因包括:

  • 腎絲球腎炎:這是一種影響腎臟過濾功能的發炎性疾病。
  • 糖尿病腎病變: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腎臟血管,導致蛋白尿。
  • 高血壓腎病變:長期高血壓也會對腎臟造成損害。
  • 其他腎臟疾病:如多囊腎、腎病症候群等。
  • 射精後泡泡尿:有可能是前列腺液造成的,如果持續出現泡泡尿,建議就醫檢查。

解法:發現泡泡尿,該怎麼辦?

一旦發現自己有泡泡尿,請務必盡速就醫,接受尿液檢查,確認是否為蛋白尿。如果確診為蛋白尿,醫師會進一步檢查,找出潛在的病因,並根據病情制定治療計畫。

預防:如何避免泡泡尿?

  • 控制血糖和血壓:積極治療糖尿病和高血壓,避免腎臟受到損害。
  • 避免濫用藥物:某些藥物,如非類固醇類抗發炎劑(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可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 定期健康檢查: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腎臟問題。

「水」:水腫是警訊,留意這些部位!

感受:我的腳怎麼腫腫的?

水腫是指體內過多的水分積聚在組織間隙中,導致身體某些部位出現腫脹。腎臟功能受損時,無法有效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和鹽分,就容易引起水腫。

原因:水腫從何而來?

腎臟引起的水腫,通常會出現在以下部位:

  • 下肢:腳踝、小腿等部位,特別是久站或久坐後更明顯。
  • 眼瞼:早上起床時,眼皮浮腫。
  • 全身:嚴重時,可能出現全身性水腫。

除了腎臟疾病,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水腫,如心臟衰竭、肝硬化、營養不良等。

解法:水腫怎麼辦?

  • 就醫檢查:找出水腫的根本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
  • 限制鹽分攝取:過多的鹽分會導致體內水分滯留,加重水腫。
  • 抬高患肢:將水腫的肢體抬高,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減輕水腫。
  • 穿著彈性襪:彈性襪可以幫助靜脈血液回流,減輕下肢水腫。
  • 利尿劑(Diuretics):腎臟科醫師可能會開立利尿劑,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但是,使用利尿劑需要嚴格遵從醫囑,並定期追蹤腎功能。

預防:如何預防水腫?

  • 控制鹽分攝取:飲食宜清淡,避免過度調味。
  • 適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水分。
  • 避免久站或久坐:定時起身活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 控制體重:肥胖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容易引起水腫。
  • 如何消除壓力引起的水腫:保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並學習適當的壓力調適技巧。

「高」:高血壓與腎臟病,惡性循環!

感受:頭暈、頭痛,血壓總是降不下來?

高血壓是腎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同時,腎臟病也可能引起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損害腎臟血管,加速腎臟功能衰退,形成惡性循環。

原因:高血壓為何與腎臟有關?

腎臟負責調節體內血壓,當腎臟功能受損時,會影響血壓的控制。此外,腎臟病也可能導致體內鹽分和水分滯留,進而升高血壓。

解法:如何控制高血壓?

  • 飲食控制:減少鹽分攝取,多攝取蔬果、全穀類等健康食物。
  •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 控制體重:維持理想體重,避免肥胖。
  • 戒菸限酒:菸酒對血管和腎臟都有不良影響。
  • 藥物治療:醫師可能會開立降血壓藥物,如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 inhibitors)、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等。
  • 尋求醫師或營養師的專業建議,制定個人化的飲食和運動計畫。

預防:如何預防高血壓?

  • 定期量血壓: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及早發現問題。
  • 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從年輕時就養成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
  • 避免過度壓力:學習放鬆技巧,減輕壓力。

「貧」:貧血不只是缺鐵,更可能是腎臟病!

感受:容易疲勞、頭暈,臉色蒼白?

貧血是指血液中紅血球數量或血紅素濃度不足。腎臟負責製造紅血球生成素(EPO),這種激素可以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當腎臟功能受損時,EPO 生成不足,就容易引起貧血。

原因:腎臟病為何導致貧血?

  • EPO 生成不足:腎臟功能衰退,EPO 生成量減少。
  • 鐵質吸收不良:腎臟病人者可能出現鐵質吸收不良的情況。
  • 發炎反應:慢性腎臟病會引起體內發炎反應,抑制紅血球生成。
  • 地中海貧血會疲倦嗎: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血液疾病,病人也容易出現疲倦、頭暈等貧血症狀。

解法:如何治療腎性貧血?

  • 補充鐵質:醫師可能會建議口服或靜脈注射鐵劑。
  • 注射 EPO:注射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 ESA),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
  • 新型藥物:缺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s)可以促進內源性 EPO 生成,改善貧血。

在慢性腎臟病的貧血治療上,目前的臨床常規是給予鐵劑補充及紅血球生成素(ESA,如EPO)。然而,從疾病的病理生理學角度切入,未來的治療趨勢有朝向新型的缺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s),它能更有效地改善鐵的利用率,並降低肝臟生成的鐵調素(Hepcidin)來處理貧血問題。

預防:如何預防腎性貧血?

  • 控制腎臟病:積極治療腎臟病,延緩腎功能衰退。
  • 均衡飲食: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紅肉、深綠色蔬菜等。
  • 定期檢查:定期追蹤血紅素濃度,及早發現貧血。

 

「倦」:慢性疲勞,腎臟可能出問題!

感受:總是感到疲倦、無力,提不起勁?

疲倦是腎臟病常見的症狀之一。腎臟功能受損時,體內廢物無法有效排除,會對身體各個器官造成負擔,引起疲倦感。

原因:腎臟病為何讓人感到疲倦?

  • 體內廢物堆積:腎臟無法有效排除體內廢物,導致毒素累積。
  • 貧血:腎臟病引起的貧血會導致氧氣供應不足,引起疲倦。
  • 電解質失衡:腎臟病可能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衡,引起疲倦。

解法:如何改善腎臟病引起的疲倦?

  • 積極治療腎臟病:控制腎臟病病情,延緩腎功能衰退。
  • 改善貧血:透過補充鐵質或注射EPO等方式,改善貧血。
  • 調整飲食:避免高磷、高鉀食物,維持電解質平衡。
  • 適度運動:規律運動可以增強體力,改善疲倦。
  • 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減弱不良睡眠模式,對慢性腎臟病風險的影響。

預防:如何預防腎臟病?

  • 控制三高:積極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 健康飲食:飲食宜清淡,避免高鹽、高油、高糖食物。
  •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 避免濫用藥物:某些藥物可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 定期健康檢查: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腎臟問題。

結語

腎臟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透過「泡、水、高、貧、倦」五字訣,可以幫助您及早發現腎臟病的警訊。一旦出現相關症狀,請務必盡速就醫檢查,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延緩腎功能衰退。同時,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健康檢查,也是預防腎臟病的重要方法。讓我們一起守護腎臟健康,擁抱美好人生!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泡、水、高、貧、倦」五字訣?

A: 這是腎臟病自我檢查的口訣,分別代表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和疲倦,是腎臟可能發出的警訊。

Q2: 小便有泡泡一定是腎臟病嗎?

A: 不一定,但如果泡泡細小且不易消散,可能是蛋白尿,應盡速就醫檢查。

Q3: 水腫只會出現在腳踝嗎?

A: 腎臟病引起的水腫常見於下肢和眼瞼,嚴重時可能出現全身性水腫,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水腫。

Q4: 高血壓和腎臟病有什麼關係?

A: 高血壓是腎臟病危險因子,腎臟病也可能引起高血壓,兩者會形成惡性循環。

Q5: 為什麼腎臟病會導致貧血?

A: 腎臟負責製造紅血球生成素,腎臟功能受損會導致紅血球生成素不足,進而引起貧血。

Q6: 總是感到疲倦是腎臟病造成的嗎?

A: 疲倦是腎臟病常見症狀,因體內廢物堆積、貧血和電解質失衡所致,但還有其他原因可能造成疲倦。

Q7: 如何預防腎臟病?

A: 控制三高、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避免濫用藥物、定期健康檢查。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身體明明水腫不堪,嘴巴卻乾渴難耐?這矛盾的困擾並非無解。本篇將揭示水腫與口乾的醫學真相,提供一套為您量身打造的「精準控水」計畫。您將學會如何計算每日理想飲水量,並運用實用訣竅聰明解渴,不必再忍受口乾,溫和地告別水腫,重拾身體的平衡與舒適。
身體明明水腫不堪,嘴巴卻乾渴難耐?這矛盾的困擾並非無解。本篇將揭示水腫與口乾的醫學真相,提供一套為您量身打造的「精準控水」計畫。您將學會如何計算每日理想飲水量,並運用實用訣竅聰明解渴,不必再忍受口乾,溫和地告別水腫,重拾身體的平衡與舒適。
掌握居家腹膜透析(洗肚子)的無菌換液黃金準則!本篇提供最完整的標準流程教學,從環境準備、關鍵步驟到導管日常照護,並教您如何辨識引流液混濁等腹膜炎警訊。讓您充滿自信地在家完成安全透析,有效預防感染,守護腹膜健康。
掌握居家腹膜透析(洗肚子)的無菌換液黃金準則!本篇提供最完整的標準流程教學,從環境準備、關鍵步驟到導管日常照護,並教您如何辨識引流液混濁等腹膜炎警訊。讓您充滿自信地在家完成安全透析,有效預防感染,守護腹膜健康。
腎友的皮膚搔癢總是讓您徹夜難眠、身心俱疲嗎?這份全方位指南將帶您從根本了解成因,並整合日常保濕、飲食調整與最新治療選項,幫助您有效擺脫惱人癢感,重拾無癢的舒適生活。
腎友的皮膚搔癢總是讓您徹夜難眠、身心俱疲嗎?這份全方位指南將帶您從根本了解成因,並整合日常保濕、飲食調整與最新治療選項,幫助您有效擺脫惱人癢感,重拾無癢的舒適生活。
面對腎臟切片的建議感到不安嗎?這份指南將完整解析這項關鍵檢查的目的、流程與安全性,破除您的所有疑慮。了解它如何成為釐清病因、扭轉治療方向的黃金標準,幫助您掌握充分資訊,與醫療團隊共同做出最安心的決定。
面對腎臟切片的建議感到不安嗎?這份指南將完整解析這項關鍵檢查的目的、流程與安全性,破除您的所有疑慮。了解它如何成為釐清病因、扭轉治療方向的黃金標準,幫助您掌握充分資訊,與醫療團隊共同做出最安心的決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