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淋巴癌化療期間可以運動嗎?給淋巴癌病友的安全運動處方

有聲書播放

正在接受淋巴癌化療,感到疲憊無力嗎?別讓治療暫停您的生活!這份專為病友設計的安全運動指南,將教您如何透過簡單、可調整的運動計畫,有效減輕化療副作用、維持體力與肌力,讓您在治療期間重拾活力與對生活的掌控感,更有信心地走完抗癌旅程。

當醫師宣告「淋巴癌」並開始化學治療(簡稱化療),許多病友的生活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感覺自己像是汪洋中的一葉小舟,對未來充滿不確定,失去了對生活的掌控感。您可能想問:「在這麼辛苦的化療期間,我真的還可以運動嗎?」答案是肯定的!適度的運動,就像是為您這艘小舟裝上「定船錨」,能幫助您在治療的風浪中站得更穩。

這篇文章是專為正在接受淋巴癌化療的您所設計的安全運動指南。跟著我們的步驟,您將學會如何制定一套個人化的運動計畫,在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改善疲勞、提升體力與生活品質。

  • 您將學會:一套安全、有效,並能根據自身狀況調整的淋巴癌化療期間運動計畫。
  • 預計花費時間:每日運動15-30分鐘,初次閱讀與規劃約20分鐘。
  • 難易度:★★☆☆☆ (初階,可依個人體力彈性調整)

目錄

淋巴癌化療期間能運動嗎?打破迷思,運動好處多!

許多人誤以為化療期間應該要「多休息、不要動」,擔心運動會消耗額外體力。但研究恰恰顯示相反的結果。想像您的身體是一部正在進行長途旅行的汽車,化療就像是這趟旅程,雖然會消耗燃料,但適度的「保養與充電」(也就是運動),反而能讓引擎運轉得更順暢,抵達終點時狀態更好。

對淋巴癌病友而言,在治療期間規律運動有以下幾項經科學證實的好處:

  • 改善癌因性疲憊:這是化療最常見的副作用。運動能有效減輕疲勞感,讓您更有精神。
  • 維持肌肉量與體力:化療可能導致肌肉流失,運動有助於維持肌力,讓您有力氣完成日常活動。
  • 提升心情,緩解焦慮:運動能促進腦內啡分泌,幫助您對抗治療期間的壓力與憂鬱情緒。
  • 改善睡眠品質:規律的身體活動有助於建立更好的睡眠週期。
  • 增進整體生活品質:透過運動重拾活力,能讓您更有信心面對治療的挑戰。

安全運動這樣做:淋巴癌病友專屬運動處方

在開始運動前,就像開車上路前需要檢查車況一樣,我們也需要做好萬全的準備,確保您的運動之旅安全又愉快。

開始前的準備工作:您的安全檢查清單

【最重要】與您的醫療團隊溝通

  • 在開始任何運動計畫前,務必先諮詢您的主治醫師、個管師或物理治療師。
  • 告知他們您想開始運動,並詢問是否有任何需要特別注意的限制。
  • 他們能根據您的治療計畫(例如使用的藥物如rituximab合併化療)與身體狀況,提供最個人化的建議。

準備合適的裝備

  • 穿著舒適、排汗的衣物。
  • 選擇一雙合腳、有良好支撐性的運動鞋。
  • 準備水壺,隨時補充水分。
  • 若進行肌力訓練,可準備輕磅數的啞鈴或彈力帶。

了解身體的「紅綠燈」號誌

化療會影響您的血球數值,這就是我們運動時需要參考的「交通號誌」。請依據您最近一次的抽血報告與醫療團隊的建議,判斷今天的運動強度。

身體號誌 檢驗數值參考 運動建議
綠燈 (安全通行) 血小板 > 50,000/μL 白血球 > 3,000/μL 血紅素 > 10 g/dL 可進行計畫中的有氧與輕度肌力訓練,但仍需注意身體感受。
黃燈 (謹慎慢行) 血小板 20,000-50,000/μL 白血球 1,000-3,000/μL 血紅素 8-10 g/dL 進行低強度活動,如散步、溫和伸展。避免任何有阻力的運動,以免增加出血風險。注意頭暈或呼吸急促。
紅燈 (暫停運動) 血小板 < 20,000/μL 嗜中性白血球(ANC) < 1,000/μL 血紅素 < 8 g/dL 發燒(>38°C)、嚴重噁心、腹瀉或頭暈 請完全休息。此時身體需要集中所有能量來對抗感染與恢復。可進行非常輕微的床上伸展。

您的個人化運動處方 (FITT原則)

這份處方是一個基本框架,請務必根據您的體力與「紅綠燈」號誌做彈性調整。

  • 頻率 (Frequency):每週 3-5 天,盡量隔天運動,讓身體有時間休息恢復。
  • 強度 (Intensity):維持在「能說話但不能唱歌」的程度。如果您喘到無法說出完整句子,代表強度太高了。
  • 時間 (Time):每次總時間約 20-40 分鐘。
    • 暖身 (5-10分鐘):如原地踏步、手臂畫圈、腳踝轉動。
    • 主要運動 (15-30分鐘):選擇下面一至兩種運動組合。
    • 緩和 (5-10分鐘):如慢走、溫和的全身伸展。
  • 類型 (Type):建議結合以下三種類型,讓身體得到全方位的鍛鍊。

1. 有氧運動 (為身體引擎注入耐力):快走、室內腳踏車、游泳。目標是訓練心肺功能。

2. 肌力訓練 (強化身體的骨架與支撐):使用彈力帶、靠牆深蹲、舉裝滿水的寶特瓶。每次 8-12 下為一組,重複 1-2 組。

3. 伸展與平衡 (保養零件讓活動更順暢):瑜珈、太極、單腳站立。有助於維持關節靈活度與預防跌倒。

運動前中後注意事項:保護自己,動得更安心

運動前

  • 務必做足 5-10 分鐘的暖身。
  • 運動前 30-60 分鐘補充 300-500 cc 的水分,並可吃一點好消化的小點心(如香蕉、蘇打餅乾)。

運動中

  • 聆聽身體的聲音。感到疼痛、頭暈、噁心或呼吸極度困難時,應立刻停止。
  • 每 15-20 分鐘補充 150-200 cc 的水分。

運動後

  • 一定要進行 5-10 分鐘的緩和運動,幫助心跳與呼吸慢慢平復。
  • 運動後 30-60 分鐘內,補充一份結合「碳水化合物」與「優質蛋白質」的點心(如一杯豆漿搭配一顆茶葉蛋、優格配水果),就像為剛運作完的身體補充原料,幫助肌肉修復。
  • 給予身體充足的休息,確保睡眠品質。

身體不適或疑問?化療期間運動常見問題Q&A

Q1:化療後非常疲憊,完全提不起勁運動怎麼辦?

A:這是正常的。請不要勉強自己。即使只是在床上做幾次深呼吸、伸展一下手腳,都算是一種運動。從「動 5 分鐘」開始,當您發現動完後精神反而變好,就會更有動力。

Q2:我的白血球或血小板太低時,還可以運動嗎?

A:請參考上面的「紅綠燈」號誌表。當白血球過低時(特別是嗜中性白血球ANC < 1,000),要避免去健身房或泳池等公共場所,以免增加感染風險。血小板過低時,要避免任何可能碰撞或跌倒的活動。安全永遠是第一考量。

Q3:運動時出現噁心或頭暈該怎麼辦?

A:請立即停止運動,坐下或躺下休息,並緩慢地補充水分。若症狀持續未改善,請務必聯繫您的醫療團隊。可以嘗試在感覺較好的時段運動,並避免在剛吃飽或空腹時運動。

Q4:我有人工血管(Port-A),運動時要注意什麼?

A:一般來說,人工血管穩定後不影響大部分運動。但應避免會直接壓迫或強力拉扯到人工血管周圍區域的動作,例如胸推、划船等重量訓練。進行任何上半身肌力訓練前,請先與您的醫師確認。

重拾生活掌控感:循序漸進,動出健康新生活

恭喜您!讀完這份專為淋巴癌病友設計的安全運動處方,您已經掌握了在化療期間為自己健康加分的重要工具。

請記住三個關鍵詞:溝通、傾聽、漸進

  • 溝通:隨時與您的醫療團隊保持聯繫。
  • 傾聽:聆聽您身體的聲音,它會告訴您今天適合做什麼。
  • 漸進:從短時間、低強度開始,慢慢建立您的體力與信心。

運動不是一項額外的負擔,而是您在治療旅程中,能為自己主動做的一件最棒的好事。它幫助您從被動承受治療的角色,轉變為積極參與自我照護的夥伴。

現在,就從今天的一個深呼吸、一次溫和的伸展開始,踏出您邁向健康新生活的第一步吧!

常見問題精選

Q1: 淋巴癌化療期間可以運動嗎?

A: 可以!適度運動能改善疲勞、提升體力與生活品質。

Q2: 化療期間運動有哪些好處?

A: 改善疲憊、維持肌力、提升心情、改善睡眠。

Q3: 淋巴癌病友運動前需準備什麼?

A: 諮詢醫師、備妥裝備,並了解血球數值。

Q4: 化療期間如何制定運動計畫?

A: 依FITT原則,考量頻率、強度、時間與類型。

Q5: 白血球或血小板過低時能運動嗎?

A: 依據「紅綠燈」號誌表,低數值時需休息或低強度活動。

Q6: 運動時身體不適該怎麼辦?

A: 立即停止、休息、補充水分,若未改善請聯繫醫療團隊。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Dubu, J.et al. (2022).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for the Survival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Lymphoma: Study Protocol for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JMIR research protocols.

[2] Sikandari, M-H.et al. (2024). Effect of exercise on fatigue and depression in breastcancer women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Multi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3] Cheville, A., Mustian, K., & Winters-Stone, K. (2017). Cancer rehabilitation an overview of current need, delivery models, and levels of care. Phys Med Rehabil Clin N Am, 28, 1-17.

[4] Galunas, L. (2022). The Impact of a Nurse-Led Exercise Activity for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Leukemia. Clinical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

[5] Smith-Ryan, A-E.et al. (2020). Nutritional Considerations and Strategies to Facilitate Injury Recovery and Rehabilitation.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6] O’Young, B. J., Young, M. A., Stiens, S. A., & Wu, S. S. H. (2023).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secrets (4th ed.). Elsevier.

[7] Wright, A. A., Taylor, J. B., Ford, K. R., et al. (2015).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ower extremity stress fractures in runners: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Br J Sports Med, 49(1517).

[8] Bonilla, D-A.et al. (2020). The 4R’s Framework of Nutritional Strategies for Post-Exercise Recovery: A Review with Emphasis on New Generation of Carbohydra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9] Bennell, K. L., & Crossley, K. (1996). 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in track and field: Incidence, distribution and risk factors. Australi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8, 69-75.

[10] Samuel, S-R.et al. (2020). Pedometer-based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Receiving Chemotherapy – A Systematic Review. Indian journal of palliative care.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另一半罹患淋巴癌,讓你感到心力交瘁,夫妻關係也備感壓力嗎?別讓無聲的疲憊與溝通的沉默,磨損了你們的愛。本文提供一套專為伴侶設計的溝通SOP與實用技巧,幫助你減輕照顧者倦怠,學習在壓力下靠近彼此,將關係化為抗癌最強大的支持力量。
另一半罹患淋巴癌,讓你感到心力交瘁,夫妻關係也備感壓力嗎?別讓無聲的疲憊與溝通的沉默,磨損了你們的愛。本文提供一套專為伴侶設計的溝通SOP與實用技巧,幫助你減輕照顧者倦怠,學習在壓力下靠近彼此,將關係化為抗癌最強大的支持力量。
剛被告知需要接受治療,心中充滿不安嗎?其實您不一定要長時間住院。本文將帶您了解不同治療方式的優缺點,從準備、流程到居家照護,幫助您與醫療團隊討論,找到兼顧生活與健康的最佳平衡點。
剛被告知需要接受治療,心中充滿不安嗎?其實您不一定要長時間住院。本文將帶您了解不同治療方式的優缺點,從準備、流程到居家照護,幫助您與醫療團隊討論,找到兼顧生活與健康的最佳平衡點。
淋巴癌飲食怎麼吃?化療、術後飲食有何不同?這份淋巴癌飲食指南提供您詳盡的飲食建議,包含各階段飲食重點、飲食禁忌與營養補充,助您戰勝副作用,補充能量,加速康復。聰明選擇食物,讓飲食成為您抗癌的堅實後盾。
淋巴癌飲食怎麼吃?化療、術後飲食有何不同?這份淋巴癌飲食指南提供您詳盡的飲食建議,包含各階段飲食重點、飲食禁忌與營養補充,助您戰勝副作用,補充能量,加速康復。聰明選擇食物,讓飲食成為您抗癌的堅實後盾。
淋巴結腫大、不明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持續疲勞…這些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深入了解淋巴癌的潛在症狀,掌握早期發現的關鍵。本文詳解淋巴結腫大的原因、發燒的判斷標準,以及各種不適症狀的應對方式,幫助您及早警覺,守護自身健康。別讓身體的無聲抗議被忽略,立即了解更多!
淋巴結腫大、不明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持續疲勞…這些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深入了解淋巴癌的潛在症狀,掌握早期發現的關鍵。本文詳解淋巴結腫大的原因、發燒的判斷標準,以及各種不適症狀的應對方式,幫助您及早警覺,守護自身健康。別讓身體的無聲抗議被忽略,立即了解更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