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連續血糖監測 (CGM)?
連續血糖監測 (CGM) 是一種可以連續追蹤血糖數值的設備。與傳統血糖機需要透過扎針採血不同,CGM 透過一個小型感測器插入皮下,通常位於腹部或手臂,持續測量組織間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感測器會將數據傳輸到一個接收器或智慧型手機 App,讓您隨時掌握血糖變化趨勢。想像一下,您不再需要頻繁扎針,就能清楚了解血糖的高低起伏,是不是非常方便呢?
連續血糖監測如何運作?原理大公開
CGM 的核心在於其微小的感測器。這個感測器上覆蓋著一層葡萄糖氧化酶,當它接觸到組織間液中的葡萄糖時,會產生微弱的電流。CGM 設備會根據電流強度,換算出即時的血糖數值。
值得注意的是,組織間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會略微落後於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因此 CGM 讀數可能與傳統血糖機的數值存在些微差異。然而,CGM 的優勢在於它能提供連續性的數據,讓您看到血糖變化的趨勢,而不僅僅是單一時間點的數值。
連續血糖監測 (CGM) 相較於傳統血糖機的區別
特點 | 連續血糖監測 (CGM) | 傳統血糖機 |
測量方式 | 感測器插入皮下,測量組織間液葡萄糖濃度 | 扎針採血,測量血液葡萄糖濃度 |
測量頻率 | 連續性,每隔數分鐘自動測量 | 需要手動扎針測量 |
數據呈現 | 提供血糖數值及變化趨勢圖 | 僅顯示單一時間點的血糖數值 |
是否需要扎針 | 減少扎針次數 | 每次測量都需要扎針 |
是否能預警 | 部分機種具備高低血糖警示功能 | 無 |
資訊豐富度 | 提供更全面的血糖資訊,有助於了解飲食、運動對血糖的影響 | 僅能了解單一時間點的血糖狀況,資訊較為片面 |
連續血糖監測 (CGM) 的優點:告別扎針,掌握血糖
- 減少扎針次數:這是 CGM 最吸引人的優點之一,讓糖尿病友們擺脫頻繁扎針的痛苦。
- 更全面的血糖資訊: CGM 提供連續性的血糖數據,讓您了解血糖的高低起伏、變化趨勢,以及飲食、運動等因素對血糖的影響。
- 高低血糖預警:部分 CGM 具有高低血糖警示功能,能在血糖過高或過低時及時發出警報,幫助您及早採取應對措施,預防危險發生。
- 改善血糖控制:透過 CGM 提供的數據,您可以更精準地調整飲食、運動和藥物,達到更好的血糖控制。
- 提升生活品質:更穩定的血糖控制,能讓您更有活力、更安心地享受生活。
連續血糖監測 (CGM) 的缺點:費用考量,皮膚刺激
- 費用較高:相較於傳統血糖機,CGM 的價格較高,長期使用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 可能引起皮膚刺激:感測器插入皮下可能引起皮膚紅腫、發癢等不適。
- 讀數可能存在誤差: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濃度與血液葡萄糖濃度存在時間差,可能導致 CGM 讀數與實際血糖值略有差異。
- 需要學習使用: CGM 的使用需要一定的學習曲線,需要了解設備的操作、數據的解讀等。
- 可能影響睡眠:配戴 CGM 睡覺,可能會因為感測器的異物感而影響睡眠。
誰適合使用連續血糖監測 (CGM)?適用對象與族群
CGM 並非適用於所有糖尿病病人,以下族群可能更適合使用 CGM:
- 第一型糖尿病病人:第一型糖尿病病人需要頻繁注射胰島素,CGM 能幫助他們更精準地調整胰島素劑量,減少低血糖風險。
- 使用胰島素的多劑量注射或胰島素幫浦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與第一型糖尿病病人類似,CGM 能幫助他們更精準地控制血糖。
-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病人:無論是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CGM 能提供更全面的血糖資訊,協助找出問題所在,改善血糖控制。
- 經常發生低血糖的糖尿病病人:CGM 的高低血糖警示功能,能及時提醒病人,預防嚴重低血糖的發生。
- 妊娠糖尿病病人:妊娠糖尿病對母嬰健康有重大影響,CGM 能幫助孕婦更精準地控制血糖,降低併發症風險。
- 想更了解自身血糖波動的糖尿病病人:即使血糖控制良好,部分病人也可能希望透過 CGM 了解飲食、運動等因素對血糖的影響,進一步優化生活方式。
- 新生兒糖尿病和因胰臟切除所致糖尿病的病人:這些族群因為特殊的生理狀況,需要更精密的血糖監控。
連續血糖監測 (CGM) 的費用:健保給付與自費考量
CGM 的費用主要包括感測器、發射器 (transmitter) 和接收器 (receiver) 的費用。感測器需要定期更換,通常為每 7-14 天更換一次,發射器則可以使用數月至一年。接收器通常是購買 CGM 時包含的,也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 App 來接收數據。
台灣健保自2017年起開始給付「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主要針對第一型糖尿病病人、新生兒糖尿病、胰臟切除後糖尿病病人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等高風險族群。健保署自106年(2017年)起核定第一型糖尿病、新生兒糖尿病及因胰臟切除所致糖尿病的病人可申請CGM給付,並於112年(2023年)11月1日進一步放寬給付條件,將懷孕期間第二型糖尿病與妊娠糖尿病病人也納入給付範圍。
申請使用CGM須由符合條件的醫療院所(多為醫學中心或大型醫院)提出,診所階段尚未全面開放申請健保給付。第一型糖尿病病人在健保規範下,一年可享有兩次CGM檢查,並附給月用120片指尖血糖試紙以輔助自我監測。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第二型糖尿病病人若不符合特定條件,仍多需自費使用CGM。
自費購買 CGM 的費用因品牌、型號而異,單次購買的價格約在數千至數萬元不等。建議在購買前諮詢醫師或藥師,了解不同品牌、型號的優缺點,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連續血糖監測 (CGM) 使用方法
1. 準備:清潔皮膚,選擇適合的感測器植入位置(通常為腹部或手臂)
2. 植入感測器:按照產品說明書,使用隨附的工具將感測器插入皮下
3. 連接發射器:將發射器連接到感測器上,發射器會將數據傳輸到接收器或手機 App
4. 校正:按照產品說明書,使用傳統血糖機測量血糖,並將數值輸入 CGM 進行校正
5. 監測:透過接收器或手機 App 隨時監測血糖數值和變化趨勢
6. 定期更換感測器:按照產品說明書的建議,定期更換感測器
連續血糖監測 (CGM) 品牌介紹
市面上有多個 CGM 品牌可供選擇,例如:
- Dexcom:
- Dexcom G6
- Dexcom G7
- FreeStyle Libre:
- FreeStyle Libre 2
- FreeStyle Libre 3
- Medtronic:
- Guardian Connect
- Guardian 4
- Eversense: Eversense E3
各品牌 CGM 在準確度、使用便利性、功能等方面各有優缺點,建議您在選擇前諮詢醫師或藥師,了解各產品的特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結語:擁抱 CGM,掌握您的血糖健康
連續血糖監測 (CGM) 是一項革命性的糖尿病管理科技,它能讓您擺脫頻繁扎針的痛苦,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血糖狀況。雖然 CGM 的費用較高,但對於需要精準控糖、經常發生低血糖、或想更了解自身血糖波動的糖尿病病人來說,CGM 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在選擇 CGM 之前,建議您諮詢醫師或藥師,了解自身是否適合使用 CGM,以及選擇哪種品牌、型號的 CGM。 擁抱 CGM,掌握您的血糖健康,讓糖尿病不再是您生活中的阻礙!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連續血糖監測 (CGM)?
A: CGM 是一種連續追蹤血糖數值的設備,透過感測器插入皮下,測量組織間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並將數據傳輸到接收器或手機App。
Q2: CGM 如何運作?
A: CGM 的感測器接觸到組織間液中的葡萄糖時,會產生微弱的電流。CGM 設備會根據電流強度,換算出即時的血糖數值。
Q3: CGM 相較於傳統血糖機有哪些優點?
A: CGM 減少扎針次數、提供更全面的血糖資訊(包含趨勢)、部分機種具備高低血糖預警功能,有助於改善血糖控制和提升生活品質。
Q4: CGM有哪些缺點?
A: CGM 費用較高、可能引起皮膚刺激、讀數可能存在誤差、需要學習使用,且配戴睡覺可能影響睡眠。
Q5: 哪些人適合使用CGM?
A: 第一型糖尿病病人、使用胰島素的多劑量注射或胰島素幫浦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佳、經常發生低血糖、妊娠糖尿病病人等。
Q6: CGM的費用如何?健保是否有給付?
A: CGM 費用較高,主要包括感測器、發射器和接收器。台灣健保針對特定高風險族群提供 CGM 給付。
Q7: 如何使用 CGM?
A: 按照產品說明書,將感測器插入皮下,連接發射器,進行校正,然後透過接收器或手機 App 監測血糖數值和變化趨勢,並定期更換感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