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連續血糖監測(CGM)是什麼?一篇看懂「不用天天扎針」的控糖新科技

有聲書播放

告別頻繁扎針!想更精準掌握血糖變化?連續血糖監測(CGM)科技,讓您擺脫傳統測量束縛。深入了解CGM的運作原理、優缺點、適用對象及費用考量。透過連續性的數據,掌握血糖變化趨勢,改善血糖控制,提升生活品質。了解健保給付與自費選擇,擁抱更智慧、更舒適的糖尿病管理方式。
糖尿病友們,您是否厭倦了每天多次扎針測血糖的痛苦?您是否渴望更精準、更方便的血糖監控方式?連續血糖監測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 科技,正是您控糖路上的新選擇!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 CGM,告別傳統扎針的束縛,擁抱更智慧、更舒適的糖尿病管理。

目錄

什麼是連續血糖監測 (CGM)?

連續血糖監測 (CGM) 是一種可以連續追蹤血糖數值的設備。與傳統血糖機需要透過扎針採血不同,CGM 透過一個小型感測器插入皮下,通常位於腹部或手臂,持續測量組織間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感測器會將數據傳輸到一個接收器或智慧型手機 App,讓您隨時掌握血糖變化趨勢。想像一下,您不再需要頻繁扎針,就能清楚了解血糖的高低起伏,是不是非常方便呢?

連續血糖監測如何運作?原理大公開

CGM 的核心在於其微小的感測器。這個感測器上覆蓋著一層葡萄糖氧化酶,當它接觸到組織間液中的葡萄糖時,會產生微弱的電流。CGM 設備會根據電流強度,換算出即時的血糖數值。

值得注意的是,組織間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會略微落後於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因此 CGM 讀數可能與傳統血糖機的數值存在些微差異。然而,CGM 的優勢在於它能提供連續性的數據,讓您看到血糖變化的趨勢,而不僅僅是單一時間點的數值。

連續血糖監測 (CGM) 相較於傳統血糖機的區別

     
特點 連續血糖監測 (CGM) 傳統血糖機
測量方式 感測器插入皮下,測量組織間液葡萄糖濃度 扎針採血,測量血液葡萄糖濃度
測量頻率 連續性,每隔數分鐘自動測量 需要手動扎針測量
數據呈現 提供血糖數值及變化趨勢圖 僅顯示單一時間點的血糖數值
是否需要扎針 減少扎針次數 每次測量都需要扎針
是否能預警 部分機種具備高低血糖警示功能
資訊豐富度 提供更全面的血糖資訊,有助於了解飲食、運動對血糖的影響 僅能了解單一時間點的血糖狀況,資訊較為片面

連續血糖監測 (CGM) 的優點:告別扎針,掌握血糖

  • 減少扎針次數:這是 CGM 最吸引人的優點之一,讓糖尿病友們擺脫頻繁扎針的痛苦。
  • 更全面的血糖資訊: CGM 提供連續性的血糖數據,讓您了解血糖的高低起伏、變化趨勢,以及飲食、運動等因素對血糖的影響。
  • 高低血糖預警:部分 CGM 具有高低血糖警示功能,能在血糖過高或過低時及時發出警報,幫助您及早採取應對措施,預防危險發生。
  • 改善血糖控制:透過 CGM 提供的數據,您可以更精準地調整飲食、運動和藥物,達到更好的血糖控制。
  • 提升生活品質:更穩定的血糖控制,能讓您更有活力、更安心地享受生活。

連續血糖監測 (CGM) 的缺點:費用考量,皮膚刺激

  • 費用較高:相較於傳統血糖機,CGM 的價格較高,長期使用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 可能引起皮膚刺激:感測器插入皮下可能引起皮膚紅腫、發癢等不適。
  • 讀數可能存在誤差: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濃度與血液葡萄糖濃度存在時間差,可能導致 CGM 讀數與實際血糖值略有差異。
  • 需要學習使用: CGM 的使用需要一定的學習曲線,需要了解設備的操作、數據的解讀等。
  • 可能影響睡眠:配戴 CGM 睡覺,可能會因為感測器的異物感而影響睡眠。

誰適合使用連續血糖監測 (CGM)?適用對象與族群

CGM 並非適用於所有糖尿病病人,以下族群可能更適合使用 CGM:

  • 第一型糖尿病病人:第一型糖尿病病人需要頻繁注射胰島素,CGM 能幫助他們更精準地調整胰島素劑量,減少低血糖風險。
  • 使用胰島素的多劑量注射或胰島素幫浦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與第一型糖尿病病人類似,CGM 能幫助他們更精準地控制血糖。
  •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病人:無論是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CGM 能提供更全面的血糖資訊,協助找出問題所在,改善血糖控制。
  • 經常發生低血糖的糖尿病病人:CGM 的高低血糖警示功能,能及時提醒病人,預防嚴重低血糖的發生。
  • 妊娠糖尿病病人:妊娠糖尿病對母嬰健康有重大影響,CGM 能幫助孕婦更精準地控制血糖,降低併發症風險。
  • 想更了解自身血糖波動的糖尿病病人:即使血糖控制良好,部分病人也可能希望透過 CGM 了解飲食、運動等因素對血糖的影響,進一步優化生活方式。
  • 新生兒糖尿病和因胰臟切除所致糖尿病的病人:這些族群因為特殊的生理狀況,需要更精密的血糖監控。

連續血糖監測 (CGM) 的費用:健保給付與自費考量

CGM 的費用主要包括感測器、發射器 (transmitter) 和接收器 (receiver) 的費用。感測器需要定期更換,通常為每 7-14 天更換一次,發射器則可以使用數月至一年。接收器通常是購買 CGM 時包含的,也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 App 來接收數據。

台灣健保自2017年起開始給付「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主要針對第一型糖尿病病人、新生兒糖尿病、胰臟切除後糖尿病病人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等高風險族群。健保署自106年(2017年)起核定第一型糖尿病、新生兒糖尿病及因胰臟切除所致糖尿病的病人可申請CGM給付,並於112年(2023年)11月1日進一步放寬給付條件,將懷孕期間第二型糖尿病與妊娠糖尿病病人也納入給付範圍。

申請使用CGM須由符合條件的醫療院所(多為醫學中心或大型醫院)提出,診所階段尚未全面開放申請健保給付。第一型糖尿病病人在健保規範下,一年可享有兩次CGM檢查,並附給月用120片指尖血糖試紙以輔助自我監測。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第二型糖尿病病人若不符合特定條件,仍多需自費使用CGM。

自費購買 CGM 的費用因品牌、型號而異,單次購買的價格約在數千至數萬元不等。建議在購買前諮詢醫師或藥師,了解不同品牌、型號的優缺點,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連續血糖監測 (CGM) 使用方法

1. 準備:清潔皮膚,選擇適合的感測器植入位置(通常為腹部或手臂)

2. 植入感測器:按照產品說明書,使用隨附的工具將感測器插入皮下

3. 連接發射器:將發射器連接到感測器上,發射器會將數據傳輸到接收器或手機 App

4. 校正:按照產品說明書,使用傳統血糖機測量血糖,並將數值輸入 CGM 進行校正

5. 監測:透過接收器或手機 App 隨時監測血糖數值和變化趨勢

6. 定期更換感測器:按照產品說明書的建議,定期更換感測器

連續血糖監測 (CGM) 品牌介紹

市面上有多個 CGM 品牌可供選擇,例如:

  • Dexcom:
    • Dexcom G6
    • Dexcom G7
  • FreeStyle Libre:
    • FreeStyle Libre 2
    • FreeStyle Libre 3
  • Medtronic:
    • Guardian Connect
    • Guardian 4
  • Eversense: Eversense E3

各品牌 CGM 在準確度、使用便利性、功能等方面各有優缺點,建議您在選擇前諮詢醫師或藥師,了解各產品的特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結語:擁抱 CGM,掌握您的血糖健康

連續血糖監測 (CGM) 是一項革命性的糖尿病管理科技,它能讓您擺脫頻繁扎針的痛苦,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血糖狀況。雖然 CGM 的費用較高,但對於需要精準控糖、經常發生低血糖、或想更了解自身血糖波動的糖尿病病人來說,CGM 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在選擇 CGM 之前,建議您諮詢醫師或藥師,了解自身是否適合使用 CGM,以及選擇哪種品牌、型號的 CGM。 擁抱 CGM,掌握您的血糖健康,讓糖尿病不再是您生活中的阻礙!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連續血糖監測 (CGM)?

A: CGM 是一種連續追蹤血糖數值的設備,透過感測器插入皮下,測量組織間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並將數據傳輸到接收器或手機App。

Q2: CGM 如何運作?

A: CGM 的感測器接觸到組織間液中的葡萄糖時,會產生微弱的電流。CGM 設備會根據電流強度,換算出即時的血糖數值。

Q3: CGM 相較於傳統血糖機有哪些優點?

A: CGM 減少扎針次數、提供更全面的血糖資訊(包含趨勢)、部分機種具備高低血糖預警功能,有助於改善血糖控制和提升生活品質。

Q4: CGM有哪些缺點?

A: CGM 費用較高、可能引起皮膚刺激、讀數可能存在誤差、需要學習使用,且配戴睡覺可能影響睡眠。

Q5: 哪些人適合使用CGM?

A: 第一型糖尿病病人、使用胰島素的多劑量注射或胰島素幫浦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佳、經常發生低血糖、妊娠糖尿病病人等。

Q6: CGM的費用如何?健保是否有給付?

A: CGM 費用較高,主要包括感測器、發射器和接收器。台灣健保針對特定高風險族群提供 CGM 給付。

Q7: 如何使用 CGM?

A: 按照產品說明書,將感測器插入皮下,連接發射器,進行校正,然後透過接收器或手機 App 監測血糖數值和變化趨勢,並定期更換感測器。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Kushner, P-R., & Kruger, D-F. (2020).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Glycemic Targets: Focus on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linical diabetes : a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 Liu, X., & Zhang, J. (2024).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A Transformative Approach to the Detection of Prediabetes.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care.

[3] Thomas, A.et al. (2024). How to Us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Efficiently in Diabetes Management: Opin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by German Experts on the Status and Open Questions.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 Karakuş, K-E.et al. (2021).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 Use in Young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A Qualitative Study From a Country Where the CGM Is Not Reimbursed. Journal of patient experience.

[5] Wright, E-E., & Subramanian, S. (2023). Is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a Tool, an Intervention, or Both? Diabetes technology & therapeutics.

[6] Kruger, D-F., & Anderson, J-E. (2021).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 Is a Tool, Not a Reward: Unjustified Insurance Coverage Criteria Limit Access to CGM. Diabetes technology & therapeutics.

[7] Battarbee, A-N.et al. (2024).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for Diabetes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Evidence, Practical Tips, and Common Pitfall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8] Jackson, M-A., Ahmann, A., & Shah, V-N. (2021). Type 2 Diabetes and the Use of Real-Tim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Diabetes technology & therapeutics.

[9] Isaacson, B.et al. (2022). Demonstrating the Clinical Impact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Within an Integrated Healthcare Delivery System.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 Edward, R., & Priefer, R. (2023). A comparison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s (CGMs) in diabetes management: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Primary care diabetes.

[11] Frank, J.et al. (2024).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for self-management of diabetes in people living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on basal insulin therapy: A microsimulation model and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from a US perspective with relevance to Medicaid. Journal of managed care & specialty pharmacy.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別讓糖尿病找上你!您是否正處於糖尿病前期?本篇文章為您打造3個月飲食與生活改善計畫,助您成功逆轉,擺脫糖尿病威脅。了解糖尿病前期的早期徵兆、高風險族群,以及如何透過飲食、運動、睡眠和壓力管理,穩定血糖,重拾健康。立即行動,諮詢專業人士,擁抱健康人生!
別讓糖尿病找上你!您是否正處於糖尿病前期?本篇文章為您打造3個月飲食與生活改善計畫,助您成功逆轉,擺脫糖尿病威脅。了解糖尿病前期的早期徵兆、高風險族群,以及如何透過飲食、運動、睡眠和壓力管理,穩定血糖,重拾健康。立即行動,諮詢專業人士,擁抱健康人生!
糖尿病也能安心健身!這份懶人包專為糖友設計,提供安全有效的「增肌減脂」運動處方。從運動前評估、個人化計畫擬定,到血糖監測、飲食攻略,一步步帶您破解迷思,找回健康與活力。無論您是健身新手或老手,都能透過運動與飲食的雙重調整,控制血糖、增強體力,讓糖尿病不再是阻礙!
糖尿病也能安心健身!這份懶人包專為糖友設計,提供安全有效的「增肌減脂」運動處方。從運動前評估、個人化計畫擬定,到血糖監測、飲食攻略,一步步帶您破解迷思,找回健康與活力。無論您是健身新手或老手,都能透過運動與飲食的雙重調整,控制血糖、增強體力,讓糖尿病不再是阻礙!
破解糖尿病5大迷思!別再相信「吃糖不會得糖尿病」的說法了!了解糖尿病的真正成因、飲食控制重點、預防方法與常見症狀,破除網路謠言,掌握正確知識,積極預防與控制糖尿病,守護您的健康!
破解糖尿病5大迷思!別再相信「吃糖不會得糖尿病」的說法了!了解糖尿病的真正成因、飲食控制重點、預防方法與常見症狀,破除網路謠言,掌握正確知識,積極預防與控制糖尿病,守護您的健康!
父母確診糖尿病,子女如何應對?這份全方位指南提供實用的飲食調整、有效溝通技巧和定期回診建議,助您陪伴父母積極面對,控制血糖,維持健康生活品質。從了解糖尿病、調整飲食到鼓勵運動,共同戰勝糖尿病!
父母確診糖尿病,子女如何應對?這份全方位指南提供實用的飲食調整、有效溝通技巧和定期回診建議,助您陪伴父母積極面對,控制血糖,維持健康生活品質。從了解糖尿病、調整飲食到鼓勵運動,共同戰勝糖尿病!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