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巴金森氏症有哪些症狀?什麼狀況該帶家人就醫確認?

有聲書播放

手抖、走路慢可能是巴金森氏症警訊!了解帕金森氏症的常見運動症狀,如顫抖、僵硬及遲緩,以及容易被忽略的非運動症狀。若家人出現類似情況且逐漸惡化,請盡早帶他就醫檢查。及早診斷與治療,有助延緩病情,維持生活品質,別錯過黃金治療期。
「最近阿公走路好像越來越慢,而且手也抖得比較厲害…是不是該帶他去檢查一下?」
相信許多人都曾有這樣的疑問。巴金森氏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早期發現並及早介入治療,對於延緩疾病惡化、維持生活品質非常重要。這篇文章將帶您了解巴金森氏症的常見症狀,以及判斷何時該帶家人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目錄

巴金森氏症的「動」與「靜」:常見運動與非運動症狀

巴金森氏症不單單只是手抖這麼簡單。它是一種影響大腦控制運動功能的疾病,因此最明顯的症狀往往與動作相關。然而,除了「動」的症狀,還有許多「靜」的症狀,容易被忽略,卻同樣影響著病人的生活品質。

運動症狀:影響日常活動的「動」態
  • 靜止型顫抖 (Resting Tremor): 最為人知的症狀,通常從單側手部開始,在放鬆或休息時出現,活動時反而減輕或消失。當您坐在椅子上放鬆時,手部卻不自主地抖動,這就是典型的靜止型顫抖。
  • 僵直 (Rigidity): 肌肉變得僵硬,活動時感覺吃力,關節活動度受限。例如,在協助長輩穿脫衣服時,會發現他們的肢體變得比較「卡」,難以彎曲伸直。
  • 動作遲緩 (Bradykinesia): 動作變慢,反應遲鈍,執行日常活動變得困難。像是走路速度變慢、步伐變小、寫字越來越小(小寫症),甚至連眨眼次數都減少,導致面部表情呆板(面具臉)。
  • 姿勢不穩 (Postural Instability): 平衡感變差,容易跌倒。這是巴金森氏症後期常見的症狀,對於長輩的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非運動症狀:容易被忽略的「靜」態影響

除了運動症狀,巴金森氏症還會影響許多非運動功能,這些症狀往往在運動症狀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更容易被忽略。

  • 嗅覺喪失 (Hyposmia): 無法聞到氣味,或對氣味的敏感度降低。
  • 睡眠障礙: 最常見的是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病人在睡眠中會出現大動作,例如拳打腳踢、大聲喊叫,甚至從床上摔下來。
  • 便秘: 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
  • 憂鬱與焦慮: 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感到不安或恐慌。
  • 認知功能障礙: 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判斷力下降。

何時該帶家人就醫?「紅旗」信號要注意

並非出現上述任何一個症狀就一定是巴金森氏症,許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導致類似的症狀。然而,當您發現家人出現以下「紅旗」信號時,就應該提高警覺,盡早帶他們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

症狀逐漸惡化

症狀並非偶爾出現,而是持續存在且逐漸加重。

症狀影響日常生活

症狀已經影響到病人的自理能力、工作能力或社交活動。

出現多種症狀

同時出現多種運動或非運動症狀。

對藥物反應不佳

原本有效的藥物效果變差,或出現新的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具體的例子,您可以參考判斷:

  • 「媽媽以前很愛下廚,現在卻說手沒力氣,而且做菜速度慢了很多…」 (動作遲緩、僵直)
  • 「爸爸晚上睡覺常常大吼大叫,還會揮手踢腳,好像在跟人打架一樣…」 (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
  • 「爺爺最近常常說聞不到味道,以前很喜歡的花香他也說沒感覺了…」 (嗅覺喪失)
  • 「奶奶最近變得不太愛出門,總是說心情不好,而且常常忘東忘西…」 (憂鬱、認知功能障礙)
  • 「外公走路越來越慢,而且常常跌倒,平衡感好像很差…」 (姿勢不穩)
  • 「他手抖很久了,一開始只有左手,現在右手也開始抖了」(靜止型顫抖)

如果您的家人出現上述任何一種情況,請務必尋求神經內科醫師的診斷與評估。

就醫流程與診斷方式

就醫時,醫師會詳細詢問病史、進行神經學檢查,並可能安排以下檢查:

多巴胺轉運體掃描 (DaTscan)

評估腦部多巴胺神經元的活性,協助診斷巴金森氏症。

嗅覺測試

評估嗅覺功能。

睡眠多項生理檢查

診斷睡眠障礙。

認知功能評估

評估認知功能。

確診後:積極面對,與專業團隊共同擬定治療計畫

如果確診為巴金森氏症,請不要灰心。雖然目前沒有根治巴金森氏症的方法,但透過藥物治療、復健運動、飲食調整以及心理支持,可以有效控制症狀,延緩疾病惡化,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藥物治療

主要以補充多巴胺為主,例如左多巴 (Levodopa)。醫師會根據您的症狀和身體狀況,調整藥物種類和劑量。

復健運動

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和語言治療,可以幫助您改善動作功能、維持日常生活能力、增進溝通能力。

飲食調整

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纖維質,可以改善便秘等非運動症狀。

心理支持

尋求心理諮商師或參與病友團體,可以幫助您調適心情,學習與疾病共存。

治療計畫表 (範例):

治療項目 內容 頻率 備註
藥物治療 左多巴 100mg, 每天三次 每天 遵照醫囑服藥
物理治療 步態訓練、平衡訓練、肌力訓練 每週三次 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指導
職能治療 日常生活技能訓練、輔具使用 每週一次 學習如何更輕鬆地完成日常活動
語言治療 吞嚥訓練、發音訓練 視情況安排 若有吞嚥困難或言語不清,可尋求語言治療師協助
心理諮商 情緒支持、壓力調適 視情況安排 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師協助
飲食調整 高纖飲食、足夠水分 每天 避免便秘
居家運動 散步、太極拳、瑜珈 每天 保持適度活動量

尋求支持,你不是孤單一人

確診巴金森氏症,對病人和家屬來說都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請記住,您不是孤單一人。許多病友團體、醫療機構和社會福利機構都提供各種資源和支持,幫助您與疾病共存。以下是一些您可以尋求支持的管道:

病友團體

參與病友團體,可以與其他病友交流經驗、互相支持。

醫療機構

尋求醫療團隊的專業協助,包括神經內科醫師、復健科醫師、心理諮商師等。

社會福利機構

尋求社會福利機構的協助,例如申請長照服務、輔具補助等。

巴金森氏症雖然無法根治,但透過積極的治療和支持,可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請不要放棄希望,勇敢面對挑戰!

常見問題精選

Q1: 巴金森氏症有哪些常見的運動症狀?

A: 常見運動症狀包含靜止型顫抖、僵直、動作遲緩及姿勢不穩。

Q2: 巴金森氏症有哪些常見的非運動症狀?

A: 常見非運動症狀包含嗅覺喪失、睡眠障礙、便秘、憂鬱與焦慮及認知功能障礙。

Q3: 出現哪些「紅旗」信號時應帶家人就醫?

A: 症狀惡化、影響日常生活、出現多種症狀、對藥物反應不佳。

Q4: 就醫時,醫師可能會安排哪些檢查?

A: 可能安排多巴胺轉運體掃描、嗅覺測試、睡眠多項生理檢查、認知功能評估。

Q5: 確診巴金森氏症後有哪些治療方式?

A: 治療方式包含藥物治療、復健運動、飲食調整以及心理支持。

Q6: 確診後,可以從哪些管道尋求支持?

A: 可以尋求病友團體、醫療機構和社會福利機構的協助與支持。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Premotor Parkinson’s disease: Overview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current diagnostic methods. /Biomedical papers of the Medical Faculty of the University Palacky, Olomouc, Czechoslovakia /2021

[2] Parkinson Disease.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20

[3] Clinical Features of Parkinson’s Disease: The Evolution of Critical Symptoms. /Biology /2020

[4] Parkinson Disease.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20

[5]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arkinson Disease. /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 /2020

[6] Overview of Therapeutic Drug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CNS & neurological disorders drug targets /2020

[7] Parkinson’s disease: Mechanisms, translational model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Life sciences /2019

[8] Management of Early Parkinson Disease. /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 /2020

[9] Highlighting the goals for Parkinson’s care: commentary on NICE Guidelines for Parkinson’s in Adults (NG71). /Age and ageing /2019

[10] Management of Early Parkinson Disease. /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 /2020

[11] Update on the Manage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for General Neurologists. /Parkinson’s disease /2020

[12]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nsensus statements of Taiwan Academy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 Taiwan yi zhi /2021

[13] Parkinson’s Disease in Romania: A Scoping Review. /Brain sciences /2021

[14] Using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to Access Google Data for Health Research: Protocol for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JMIR research protocols /2020

[15] Using web search queries to monitor influenzalike illness: an explorator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Netherlands, 2017/18 influenza season. /Euro surveillance : bulletin Europeen sur les maladies transmissibles = European communicable disease bulletin /2020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巴金森氏症影響生活?別擔心!台灣醫療體系與病友協會提供全面支持,助您延緩病程、提升生活品質。了解巴金森氏症的治療選擇、社會資源管道,以及如何透過積極復健、與醫師合作,戰勝疾病!即使確診,您也能享有尊嚴與希望。
巴金森氏症影響生活?別擔心!台灣醫療體系與病友協會提供全面支持,助您延緩病程、提升生活品質。了解巴金森氏症的治療選擇、社會資源管道,以及如何透過積極復健、與醫師合作,戰勝疾病!即使確診,您也能享有尊嚴與希望。
手抖、便秘、嗅覺喪失?小心是巴金森氏症的早期警訊!了解巴金森不只影響運動,還有容易被忽略的非運動症狀。及早認識巴金森氏症,掌握診斷與治療關鍵,積極面對,延緩惡化,提升生活品質。關心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別讓巴金森悄悄找上門!
手抖、便秘、嗅覺喪失?小心是巴金森氏症的早期警訊!了解巴金森不只影響運動,還有容易被忽略的非運動症狀。及早認識巴金森氏症,掌握診斷與治療關鍵,積極面對,延緩惡化,提升生活品質。關心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別讓巴金森悄悄找上門!
年紀大就一定會得巴金森氏症嗎?本文解析巴金森氏症風險、症狀與治療方式,助您及早了解、積極面對。從病因、診斷到治療選擇,提供全面資訊,並分享預防方法與生活建議,協助您或您的家人有效控制病情,維持生活品質!
年紀大就一定會得巴金森氏症嗎?本文解析巴金森氏症風險、症狀與治療方式,助您及早了解、積極面對。從病因、診斷到治療選擇,提供全面資訊,並分享預防方法與生活建議,協助您或您的家人有效控制病情,維持生活品質!
巴金森病影響情緒嗎?別擔心!這份指南協助您認識疾病與情緒的關聯,透過自我評估了解情緒狀態,並提供實用調適策略,如藥物、心理治療及生活調整。家屬的支持很重要!尋求專業資源,您不是孤單一人,讓我們一起找回平衡,提升生活品質!
巴金森病影響情緒嗎?別擔心!這份指南協助您認識疾病與情緒的關聯,透過自我評估了解情緒狀態,並提供實用調適策略,如藥物、心理治療及生活調整。家屬的支持很重要!尋求專業資源,您不是孤單一人,讓我們一起找回平衡,提升生活品質!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