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焦慮症自我檢測:是過度擔憂還是生病了?

有聲書播放

感到心神不寧、坐立難安嗎?擔心可能是焦慮症的警訊!本文帶你初步了解焦慮症,區分一般擔心與疾病的差異,檢視常見症狀如影響睡眠、專注力及情緒。提供實用舒緩技巧、預防方法,並分享自我檢測工具。若焦慮嚴重影響生活,鼓勵及早尋求專業協助,台灣有豐富資源助你重拾健康快樂。
你是否常常感到心神不寧、坐立難安,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擔心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但過度的擔憂可能就是焦慮症的徵兆。在尋求專業協助之前,先了解焦慮症,幫助你初步判斷自身狀況,為就診做好準備。

目錄

什麼是焦慮症?與一般擔心有何不同?

想像一下,擔心就像天氣偶爾陰天,而焦慮症則像長期處於暴風雨中。每個人都會擔心考試、工作、人際關係等問題,但這種擔心通常是短暫且有明確原因的。

焦慮症則是一種持續、過度的擔憂,且往往沒有明確的原因,或者擔心的程度與實際情況不成比例。這種焦慮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例如:

  • 影響睡眠: 難以入睡、淺眠、多夢。
  • 影響專注力: 無法集中精神、記憶力下降。
  • 影響情緒: 易怒、情緒低落、感到恐慌。
  • 影響身體: 出現心悸、呼吸困難、腸胃不適等症狀。

根據台灣的盛行率資料,焦慮症在兒少族群中也相當普遍,終生盛行率高達15.2%,六個月盛行率為12.0%。成年人罹患廣泛性焦慮症的比例也相當高,約有32%的成年人曾經歷過這種症狀。這顯示焦慮症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精神健康問題,需要大家正視。

從症狀出發:感受→原因→解法→預防

感受:你是否也有這些困擾?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焦慮症狀,看看你是否也有類似的感受:

  • 廣泛性焦慮症: 長期感到緊張、焦慮,擔心各種事情,難以放鬆。病人可能會過度擔心工作、學業、健康、家庭等,即使事情進展順利,也無法停止擔憂。
  • 分離焦慮症: 對於與重要人物(例如:父母、配偶)分離感到極度焦慮,害怕他們會發生意外或永遠離開。兒童和青少年常見分離焦慮症,但成人也可能罹患。
  • 社交焦慮症: 在社交場合感到極度不安和恐懼,害怕被他人評價或嘲笑。病人可能會逃避社交活動,例如:聚餐、會議、演講等,嚴重影響人際關係和自信心。
  • 職場焦慮: 因工作壓力、人際關係、職涯發展等因素感到焦慮。病人可能會擔心工作表現不佳、被同事排擠、失去晉升機會等。
  • 恐怖情人: 長期處於情感虐待或暴力威脅下的病人,可能因為對親密關係感到不安而產生焦慮。

除了上述幾種常見的焦慮症,還有恐慌症、特定對象畏懼症等。不同的焦慮症有不同的症狀,但共同點都是「過度的焦慮」影響了正常生活。

原因:焦慮從何而來?

焦慮症的成因相當複雜,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生理因素: 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失衡,例如:Serotonin等。
  • 遺傳因素: 家族病史,有焦慮症家族史的人更容易罹患。
  • 環境因素: 生活壓力、創傷經驗、人際關係問題等。
  • 認知因素: 負面思考模式、過度擔心、災難化思考等。

許多焦慮症的發病,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可以被理解為對正常身體感覺的災難性誤解。一個易受影響的人可能會意識到一個正常或輕微異常的身體感覺,並將其解釋為令人擔憂的事情,從而導致交感神經和其他自主神經的喚醒,進而導致更多的身體感覺(例如,心跳過速、出汗),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思緒和身體症狀。

解法:如何舒緩焦慮?

當焦慮來襲時,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來舒緩情緒:

  • 放鬆技巧: 深呼吸、冥想、瑜珈等,幫助放鬆身心。
  • 運動: 規律運動可以釋放壓力、改善情緒。
  • 充足睡眠: 維持規律的作息,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
  • 健康飲食: 避免攝取過多咖啡因、酒精、糖分等刺激性物質。
  • 尋求支持: 與家人、朋友、伴侶傾訴,獲得情感支持。
  • 認知行為治療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透過改變負面思考模式和行為,來改善焦慮。CBT 是一種高度靈活的技術,用於管理一系列的精神疾病。
  • 藥物治療: 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抗焦慮藥物,例如:SSRI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等。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衛生福利部於2024年起推動針對青壯世代(15歲至45歲)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補助金額最高近5000元。這項方案旨在降低費用障礙,促使年輕族群及早就醫及治療憂鬱、焦慮等心理疾病。善用台灣健保資源,及早尋求專業協助,是戰勝焦慮的重要一步。

預防:如何降低焦慮發生的機率?

焦慮症的預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 建立良好生活習慣: 維持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適度運動。
  • 學習壓力管理技巧: 學習放鬆技巧、時間管理、情緒調節。
  • 培養興趣: 發展自己的興趣,增加生活樂趣。
  • 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獲得情感支持。
  • 正向思考: 學習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事物。

自我檢測:你是過度擔憂還是生病了?

以下是一些自我檢測工具,可以幫助你初步評估自身的焦慮程度:

  • 廣泛性焦慮症量表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item scale, GAD-7): 這是一個七項自我報告量表,旨在篩查一般人群中的焦慮症,尤其是在初級保健環境中。
  • 社交焦慮症自我測試題: 多種線上資源提供社交焦慮症的自我測試題,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是否符合社交焦慮症的特徵。

請注意,這些自我檢測工具僅供參考,不能取代專業醫師的診斷。如果你的焦慮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何時應該就診?

如果你有以下情況,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 焦慮症狀持續超過數週或數月。
  • 焦慮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學業。
  • 出現失眠、食慾不振、情緒低落等症狀。
  • 有自殺念頭。

在台灣,你可以透過健保體系,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師的協助。許多醫療院所和社福機構也提供相關的資源和服務。

結語

焦慮症不是一種罕見的疾病,許多人都可能受到影響。了解焦慮症的症狀、成因、舒緩方法和預防措施,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提升生活品質。如果你感到自己可能患有焦慮症,請不要害怕尋求專業協助。台灣有完善的醫療資源和社會支持系統,可以幫助你戰勝焦慮,重拾健康快樂的生活。請記住,尋求協助並不是弱點,而是一種勇敢的表現!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焦慮症?它與一般擔心有什麼不同?

A: 焦慮症是持續、過度的擔憂,沒有明確原因或與實際情況不成比例,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而一般擔心通常是短暫且有明確原因。

Q2: 焦慮症有哪些常見症狀?

A: 常見症狀包括長期緊張、焦慮、擔心各種事情、難以放鬆,以及對分離、社交場合、工作等感到極度不安和恐懼。

Q3: 焦慮症的成因有哪些?

A: 成因複雜,包括生理因素(神經傳導物質失衡)、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活壓力、創傷經驗)和認知因素(負面思考模式)。

Q4: 如何舒緩焦慮?

A: 可嘗試放鬆技巧、運動、充足睡眠、健康飲食、尋求支持、認知行為治療或藥物治療。台灣有免費心理諮商資源可利用。

Q5: 如何預防焦慮症?

A: 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學習壓力管理技巧、培養興趣、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正向思考有助於預防焦慮症。

Q6: 什麼時候應該就診?

A: 當焦慮症狀持續數週或數月、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出現失眠等症狀或有自殺念頭時,建議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Q7: 有哪些自我檢測工具可以評估焦慮程度?

A: 可使用廣泛性焦慮症量表 (GAD-7) 和社交焦慮症自我測試題等,但這些工具僅供參考,不能取代專業醫師的診斷。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Gong, Y.et al. (2021). Validation of the 7-it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 (GAD-7) as a screening tool for anxiety among pregnant Chinese wome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 Hughes, J-L.et al. (2021).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item scale in youth: Screening in a primary care sample. Annals of clinical psychiatr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linical Psychiatrists.

[3] Champagne, A., Landreville, P., & Gosselin, P. (2021).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Geriatric Anxiety Inventory.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 = La revue canadienne du vieillissement.

[4] Sleep

[5] Gandal, M. J., Haney, J. R., Parikshak, N. N., et al. (2018). Shared molecular neuropathology across maj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parallels polygenic overlap. Science, 359(6376), 693-697.

[6] Penninx, B-W.et al. (2021). Anxiety disorders. Lancet (London, England).

[7] Ghandashtani, M-A.et al. (2023). Serotonin-related Mechanisms in the Etiology and Pharmacotherapy of Social Phobia, A Review. Galen medical journal.

[8] Burg, M. M., Edmondson, D., Shimbo, D., et al. (2013). The “perfect storm”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onset: Do psychosocial factors play a role?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55, 601-610.

[9] Surmai, M., & Duff, E. (2022).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A Strategy to Address Pandemic-Induced Anxiety. The journal for nurse practitioners : JNP.

[10] Walter, H-J.et al. (2020).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11] Bandelow, B.et al. (2023). World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 (WFSBP)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anxiety, obsessive-compulsive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 Version 3. Part I: Anxiety disorders. The 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

[12] Li, J.et al. (2021). Mindfulness-based therapy versu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people with anxiety sympto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 controlled trials. 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

[13] Brewer, J-A., & Roy, A. (2021). Can Approaching Anxiety Like a Habit Lead to Novel Treatm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

[14] 青壯的心誰傾聽?心理健康支持擴大方案來了! 衛福部「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8月1日上路-衛生福利部

[15] 連結世界,守護兒少心智健康 臺灣響應2025世界嬰兒、兒童與青少年精神健康日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16] 如何脫離焦慮困境 | 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擺脫焦慮陰霾,擁抱平靜生活!深入了解焦慮症,從自我檢測到專業治療,提供完整流程指南,助您一步步走出焦慮。學習緩解焦慮情緒的實用技巧,掌握應對焦慮症發作的方法。台灣社服與基金會資源,伴您勇敢面對,重拾健康快樂!
擺脫焦慮陰霾,擁抱平靜生活!深入了解焦慮症,從自我檢測到專業治療,提供完整流程指南,助您一步步走出焦慮。學習緩解焦慮情緒的實用技巧,掌握應對焦慮症發作的方法。台灣社服與基金會資源,伴您勇敢面對,重拾健康快樂!
深受焦慮所擾?本文深入解析焦慮症藥物治療,包含贊安諾、景安寧等常見抗焦慮劑的副作用、適用對象與注意事項。更提供焦慮發作時的緊急應對措施及健保資訊,助您與醫師共同擬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擺脫焦慮困境,重拾平靜生活。
深受焦慮所擾?本文深入解析焦慮症藥物治療,包含贊安諾、景安寧等常見抗焦慮劑的副作用、適用對象與注意事項。更提供焦慮發作時的緊急應對措施及健保資訊,助您與醫師共同擬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擺脫焦慮困境,重拾平靜生活。
感到焦慮不安、心神不寧嗎?這篇文章提供焦慮症初診的實用攻略,帶你了解焦慮症狀、診斷方式,以及如何尋求協助。無論是中醫或身心科,掌握看診準備,不再害怕!針對加拿大留學生,更提供在地就醫資源,助你解鎖情緒密碼,重拾健康快樂的生活。
感到焦慮不安、心神不寧嗎?這篇文章提供焦慮症初診的實用攻略,帶你了解焦慮症狀、診斷方式,以及如何尋求協助。無論是中醫或身心科,掌握看診準備,不再害怕!針對加拿大留學生,更提供在地就醫資源,助你解鎖情緒密碼,重拾健康快樂的生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