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顧名思義,就是長在子宮上的良性腫瘤。它可以長在子宮的任何部位,大小也各不相同,從米粒般大小到像一顆小西瓜一樣都有可能。雖然說是良性,但如果肌瘤長的位置不好,或是體積太大,就可能會引起一些不舒服的症狀,進而影響到生活品質。
子宮肌瘤位置影響症狀?
子宮肌瘤依照生長位置,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漿膜下肌瘤: 位於子宮的最外層,通常不會影響月經,但如果體積過大,可能會壓迫到附近的器官,像是膀胱或腸道,引起頻尿、便秘等問題。
- 肌層內肌瘤: 位於子宮肌肉層內,是最常見的一種。可能會造成經血量增加、經痛、骨盆腔疼痛等症狀。
- 黏膜下肌瘤: 位於子宮內膜下方,即使體積不大,也容易造成經血量過多、經期延長,甚至是不規則出血。這種肌瘤對懷孕的影響也比較大。
所以,肌瘤長在哪裡會影響到你的症狀!
子宮肌瘤會造成頭暈嗎?
有些病人會覺得,子宮肌瘤怎麼會造成頭暈呢?其實,這是因為長期經血量過多,導致貧血,進而引起頭暈、疲勞等症狀。所以,如果妳發現自己不僅月經量多,還常常感到頭暈,就要特別注意了。
診斷方式:讓肌瘤現形的方法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長了子宮肌瘤,最常見的診斷方式就是:
- 超音波檢查: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方便的檢查方式。可以透過腹部超音波或陰道超音波來觀察子宮及卵巢的狀況,看看有沒有肌瘤。
- 核磁共振 (MRI): 如果超音波檢查結果不夠明確,或是需要更精確地了解肌瘤的大小、位置及數量,醫師可能會建議做MRI。 MRI 能夠提供更清晰的影像,有助於擬定更完善的治療計畫。
治療選擇:不一定要開刀!
很多病人一聽到要「開刀」,就開始緊張。其實,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有很多種,並非一定要走到手術這一步。醫師會根據妳的年齡、肌瘤的大小、位置、症狀,以及是否有生育計畫等因素,來綜合評估,給予最適合妳的治療建議。
藥物治療:控制症狀,暫緩肌瘤生長
- 口服避孕藥: 可以調節荷爾蒙,減少經血量,緩解經痛。
- GnRH agonists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 可以抑制卵巢功能,讓肌瘤縮小,但長期使用可能會引起類似更年期的症狀,所以通常只會短期使用。
- Tranexamic acid (傳明酸): 可以減少經血量,但只能治標不治本。
手術治療:真的需要開刀嗎?
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是肌瘤太大、症狀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醫師可能會建議手術治療。
- 子宮肌瘤切除術 (Myomectomy): 這種手術只切除肌瘤,保留子宮。適合還想生育的女性。
- 腹腔鏡手術: 在腹部開幾個小孔,利用腹腔鏡器械來切除肌瘤。傷口小、恢復快。
- 子宮鏡手術: 適合黏膜下肌瘤。將子宮鏡從陰道放入子宮,直接切除肌瘤。
- 開腹手術: 如果肌瘤太大、數量太多,或是位置太深,可能需要開腹手術。
- 子宮切除術 (Hysterectomy): 這種手術是將整個子宮切除。適合沒有生育計畫,且肌瘤症狀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的女性。
- 腹腔鏡子宮切除術: 傷口小、恢復快。
- 開腹子宮切除術: 如果子宮太大、或是合併其他婦科問題,可能需要開腹手術。
其他治療方式:新選擇,新希望
除了藥物和手術,還有一些其他的治療方式可以選擇:
- 子宮動脈栓塞術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AE): 這是一種微創手術,透過導管將栓塞物質注入子宮動脈,阻斷肌瘤的血液供應,讓肌瘤萎縮。
- 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 (Magnetic Resonance-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MRgFUS): 利用高能量超音波,精準地燒灼肌瘤。
子宮肌瘤一定要開刀嗎?
子宮肌瘤「不一定」要開刀! 很多時候,如果肌瘤不大,也沒有引起明顯的症狀,是可以選擇定期追蹤觀察的。 但如果肌瘤太大、引起嚴重的症狀,或是影響到生育,就需要考慮積極治療。
子宮肌瘤幾公分需要開刀?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 醫師會根據妳的整體狀況來評估。 一般來說,如果肌瘤超過5公分,且引起明顯的症狀,像是經血量過多、經痛、頻尿、便秘等,醫師可能會建議手術治療。 但如果肌瘤雖然很大,但沒有引起任何不適,也可以選擇定期追蹤觀察。
子宮肌瘤手術恢復期多久?
子宮肌瘤手術的恢復期長短,取決於手術方式。
- 腹腔鏡手術: 恢復期較短,通常約1-2週。
- 子宮鏡手術: 恢復期更短,通常約數天。
- 開腹手術: 恢復期較長,通常約4-6週。
手術後,請務必遵照醫囑,好好休息,避免提重物,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恢復。
子宮肌瘤影響懷孕嗎?
子宮肌瘤對懷孕的影響,取決於肌瘤的位置和大小。
- 黏膜下肌瘤: 最容易影響懷孕。可能會影響胚胎著床,增加流產的風險。
- 肌層內肌瘤: 如果體積太大,可能會影響子宮的形狀,影響胚胎發育。
- 漿膜下肌瘤: 通常對懷孕影響不大。
如果妳有子宮肌瘤,且正在備孕,建議諮詢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先治療肌瘤,再進行備孕。
子宮肌瘤經痛怎麼辦?子宮肌瘤骨盆腔疼痛怎麼辦?
經痛和骨盆腔疼痛是子宮肌瘤常見的症狀。 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來緩解疼痛:
- 熱敷: 在下腹部熱敷,可以放鬆肌肉,緩解疼痛。
- 止痛藥: 可以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 (NSAIDs),像是Ibuprofen或Naproxen,來緩解疼痛。
- 按摩: 輕輕按摩下腹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放鬆心情: 壓力大可能會加重疼痛。 試著放鬆心情,做一些讓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
如果疼痛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諮詢醫師,尋求更積極的治療。
結語
子宮肌瘤雖然常見,但並非不可戰勝! 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定期檢查,並與醫師充分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擺脫肌瘤困擾,找回健康自信的生活!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子宮肌瘤?
A: 子宮肌瘤是長在子宮上的良性腫瘤,大小位置各異,可能引起不適症狀。
Q2: 子宮肌瘤的位置如何影響症狀?
A: 肌瘤位置會影響症狀,漿膜下可能壓迫器官,肌層內可能經痛,黏膜下可能影響懷孕。
Q3: 子宮肌瘤一定需要開刀嗎?
A: 不一定,可根據肌瘤大小、症狀和生育計畫,選擇追蹤觀察、藥物或手術治療。
Q4: 子宮肌瘤幾公分需要開刀?
A: 一般來說,超過5公分且有明顯症狀的肌瘤,醫師可能會建議手術治療。
Q5: 子宮肌瘤手術恢復期多久?
A: 腹腔鏡手術約1-2週,子宮鏡手術約數天,開腹手術約4-6週。 術後需遵照醫囑。
Q6: 子宮肌瘤會影響懷孕嗎?
A: 黏膜下肌瘤最容易影響懷孕,肌層內肌瘤可能影響子宮形狀,漿膜下肌瘤通常影響不大。
Q7: 子宮肌瘤經痛或骨盆腔疼痛怎麼辦?
A: 可熱敷、服用止痛藥、按摩或放鬆心情來緩解。 嚴重時建議諮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