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為何要及早偵測?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 AD) 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發炎疾病,常伴隨劇烈搔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台灣兒童的盛行率約為10%至20%,且85%的患者在五歲前發病。異位性皮膚炎不僅造成皮膚不適,還可能伴隨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其他過敏疾病。
及早偵測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有助於:
- 及早預防: 透過飲食、環境控制等方式,降低發病機率。
- 減輕症狀: 若不幸發病,及早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減輕搔癢、紅腫等不適。
- 提升生活品質: 減少異位性皮膚炎對睡眠、情緒、學習的影響。
FLG基因與異位性皮膚炎:關鍵關聯
FLG基因,全名為絲聚蛋白(Filaggrin),是維持皮膚屏障功能的重要基因。FLG基因負責製造絲聚蛋白,這種蛋白質在皮膚角質層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幫助皮膚保持水分,阻擋外界刺激物和過敏原的入侵。
研究顯示,FLG基因突變與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有密切關聯。FLG基因突變會導致絲聚蛋白的產生減少或功能異常,造成皮膚屏障受損,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物的影響,引發過敏反應。
換句話說,若寶寶帶有FLG基因突變,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相對較高。特別是,FLG基因突變也與食物過敏的持續性有關,例如雞蛋和牛奶過敏。
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如何檢測寶寶的過敏風險?
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是一種透過分析基因,評估個體罹患異位性皮膚炎風險的檢測方式。目前市面上的基因檢測主要針對FLG基因進行檢測,檢測方式通常是採取口腔黏膜或血液樣本,透過實驗室分析判斷是否帶有FLG基因突變。
新生兒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有用嗎?
對於有家族過敏史(例如父母、兄弟姊妹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的家庭,新生兒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尤其有意義。透過檢測,可以及早了解寶寶是否帶有FLG基因突變,進而採取更積極的預防措施。
台灣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檢測費用與準確度
台灣目前有多家醫療機構和檢測公司提供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服務,檢測費用因項目和檢測機構而異,通常在數千元至上萬元不等。
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的準確度相當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基因檢測只能評估風險,並非診斷。即使檢測結果顯示帶有FLG基因突變,也不代表一定會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仍需綜合考慮其他因素,例如家族史、環境因素等。
異位性皮膚炎皮膚保養:降低發病風險的重要一環
無論基因檢測結果如何,良好的皮膚保養對於預防和控制異位性皮膚炎都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 保濕: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容易乾燥,因此保濕是基礎且重要的護理步驟。建議選擇成分單純、無香料、無酒精的保濕產品,並在洗澡後立即塗抹。
- 溫和清潔: 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產品,選擇溫和、無皂鹼的清潔用品。洗澡水溫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
- 避免刺激物: 盡量避免接觸可能刺激皮膚的物質,例如羊毛、化學清潔劑、香水等。
- 飲食調整: 若寶寶對某些食物過敏,應避免食用。母乳哺育有助於降低寶寶的過敏風險。
- 環境控制: 維持居家環境清潔,定期更換床單、被套,減少塵螨滋生。
異位性皮膚炎高風險基因:除了FLG基因,還有其他嗎?
雖然FLG基因是目前研究最深入、與異位性皮膚炎關聯性最高的基因,但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複雜,可能涉及多個基因的交互作用。目前研究也發現其他一些基因可能與異位性皮膚炎有關,但其影響程度不如FLG基因顯著。
及早行動,守護寶寶的皮膚健康
異位性皮膚炎對寶寶和家庭帶來許多困擾。透過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特別是針對FLG基因的檢測,能及早了解寶寶的過敏風險,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即使檢測結果顯示帶有高風險基因,也不代表一定會發病,只要及早開始進行皮膚保養,並配合醫師的建議,就能有效降低發病機率,守護寶寶的皮膚健康。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
A: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發炎疾病,常伴隨劇烈搔癢,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台灣兒童盛行率約10%-20%。
Q2: 為何要及早偵測異位性皮膚炎風險?
A: 及早預防能透過飲食、環境控制降低發病機率,減輕症狀能及早治療控制病情,提升生活品質能減少影響。
Q3: FLG基因與異位性皮膚炎有何關聯?
A: FLG基因負責製造絲聚蛋白,維持皮膚屏障。FLG基因突變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增加過敏反應風險。
Q4: 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如何評估風險?
A: 基因檢測分析FLG基因,檢測方式是採取口腔黏膜或血液樣本,判斷是否帶有FLG基因突變。
Q5: 新生兒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有用嗎?
A: 對於有家族過敏史的家庭,檢測尤其有意義,能及早了解寶寶是否帶有FLG基因突變,採取預防措施。
Q6: 如何透過皮膚保養降低異位性皮膚炎風險?
A: 保濕、溫和清潔、避免刺激物、飲食調整、環境控制,都有助於預防和控制異位性皮膚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