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如何打造一個「巴金森友善」的居家環境?預防跌倒的 10 個改造重點

有聲書播放

與巴金森氏症共存,家應該是安心的港灣,而非障礙賽場。本指南將分享 10 個實用的居家改造技巧,涵蓋浴室、臥室等高風險區。透過簡單的佈置與輔具,就能有效預防跌倒,為家人打造一個安全、友善的環境,讓每一步都走得更穩健、更有尊嚴。

與巴金森氏症共存,就像是學習與一位有時不太合作的舞伴共舞。僵硬的身體、遲緩的動作、凍結的步態,都可能讓原本熟悉的居家空間,變成充滿挑戰的障礙賽場。許多病人與家屬心中最大的恐懼,莫過於跌倒。每一次的踉蹌,不僅可能造成身體傷害,更會一點一滴侵蝕掉對生活的掌控感與自信心。然而,跌倒並非無法避免的宿命。透過有計畫的居家環境改造與佈置,我們可以將家打造成一個能讓您安心生活的「巴金森友善氏症病人」堡壘。這篇文章將提供 10 個關鍵的居家改造重點,幫助您預防跌倒,重新奪回生活的主導權。

目錄

浴室、臥室是高危區!巴金森氏症病人防跌關鍵改造清單

浴室的濕滑與臥室的昏暗,是家中兩個最容易發生跌倒意外的地方。就像為船隻打造安全的港灣,我們需要針對這兩個高風險區域進行重點加固,確保每一次的使用都安全無虞。

1. 打造浴室的「安全駕駛艙」:防滑、支撐、零高差

浴室地板濕滑,對平衡感不佳的巴金森病人來說,就像走在結冰的湖面上,步步驚心。首先,將浴室地板換成防滑磁磚,並在淋浴區與浴缸內外鋪設高品質的防滑墊。接著,在馬桶旁、洗手台、淋浴區的牆上,安裝穩固的「安全扶手」。這些扶手就像是車輛的安全帶和把手,能在身體需要支撐時提供即時、可靠的幫助。若空間允許,考慮將傳統浴缸改為無門檻的乾濕分離淋浴間,徹底消除進出浴缸時最危險的抬腿動作,讓沐浴過程更安全流暢。

2. 讓如廁不再是挑戰:增高與輔助

從馬桶上站起來,這個簡單的動作對巴金森病人而言可能相當費力。馬桶高度不足,會增加起身的難度,增加跌倒風險。最簡單的改造方式是安裝「馬桶增高器」或「馬桶扶手架」。這就像為椅子加上堅固的扶手與適當的高度,讓您能更輕鬆、更穩定地起身。選擇一個能穩固安裝、高度合適的輔具,能大幅提升如廁的獨立性與安全性,是提升巴金森氏症病人自理能力的關鍵一步。

3. 點亮臥室的「夜間航道」:充足照明與清晰動線

夜間起床如廁是巴金森病人跌倒的常見情境。夜晚的臥室,就像沒有燈塔指引的航道,充滿未知風險。請確保從床到廁所的路線上有充足的「夜間照明」。可以使用感應式小夜燈,當偵測到動作時會自動亮起,既省電又安全。同時,務必保持這條「航道」的暢通,清除所有雜物、電線或鬆脫的地毯,為夜間行動打造一條暢行無阻的安全路線,是預防夜間跌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4. 穩固的「起床起點」:床邊安全設計

床是休息的港灣,也應該是安全的起點。床的高度應該適中,讓病人坐下時雙腳可以平穩地踩在地上。過高或過低的床都會增加起身的困難。可以在床邊加裝「起床輔助扶手」,這個裝置能提供一個穩固的施力點,幫助病人更安全地坐起與站立。此外,床邊應放置穩固的床頭櫃,並將電話、水杯、藥物等常用物品放在伸手可及之處,避免在半夢半醒間為了拿東西而失去平衡。

客廳、廚房也不放過!打造無障礙動線的居家巧思

除了高風險的浴廁與臥室,日常活動最頻繁的客廳和廚房,也藏著許多跌倒的隱形陷阱。打造一個流暢、無障礙的公共空間,是維持生活品質的基礎。

5. 清理家中的「交通堵塞」:保持動線淨空

想像一下,家中的走道就像城市的交通要道。如果堆滿雜物、家具或電線,就如同交通尖峰時段的塞車,寸步難行。巴金森氏症病人特有的「小碎步」或「步態凍結」,在狹窄或混亂的空間中更容易被誘發。因此,請徹底檢視家中所有走道,移除不必要的家具、裝飾品與雜物,將散落的電線收納整齊。保持至少 90 公分寬的走道寬度,確保輪椅或助行器也能順利通行。一個乾淨、寬敞的動線,是預防跌倒最簡單也最重要的一步。

6. 選擇「靠得住」的夥伴:穩固的家具

家中的每一件家具,都應該是可靠的支撐夥伴,而不是潛在的危險。請選擇穩固、有適當重量且不易滑動的家具。避免使用有輪子或過於輕巧的椅子、邊桌,這些都可能在病人倚靠時滑開,導致跌倒。沙發和椅子的座高與深度也要適中,並最好有堅固的扶手,以利起身。想像一下,從一張深陷的軟沙發中站起來有多困難,選擇對的家具,就是為日常活動增添一份安心的保障。

7. 打造「從容不迫」的廚房:物品收納與安全規劃

廚房是另一個需要高度專注力的地方。為了減少來回走動與彎腰、踮腳的次數,請重新規劃廚房的收納。將最常用的鍋具、碗盤、調味料等,放置在視線所及、伸手可及的高度(約腰部至肩膀之間)。這樣可以避免因尋找物品或拿取高處物品時失去平衡。地板上應鋪設防滑墊,並隨時保持乾燥。一個規劃良好的廚房,能讓備餐過程更加從容、安全。

善用輔具與智慧設計,重拾巴金森氏症病人的生活掌控權

除了環境改造,聰明地運用輔具與科技,能更進一步提升病人的獨立性與生活品質,讓病人重新感受到「我還可以」的自信。

8. 找到最合拍的「行動隊友」:個人化行動輔具

行動輔具就像是我們的第二雙腿,選擇正確的輔具非常重要。並非所有助行器都適合巴金森氏症病人,例如,傳統的四輪助行器有時反而會因病人身體前傾而增加跌倒風險。建議諮詢物理治療師或職能治療師的專業意見,評估病人的步態與平衡狀況,選擇最適合的輔具,例如有特殊煞車與視覺提示功能的「巴金森氏症病人專用助行器」。正確使用合適的輔具,能有效提升行走時的穩定性與信心。

9. 讓科技為你代勞:智慧居家與生活輔具

現代科技為巴金森氏症病人的居家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例如,可以利用聲控智慧音箱來開關燈光、播放音樂或撥打電話,減少移動的需求。在飲食方面,可以使用「防抖湯匙」或加重餐具,來抵銷手部顫抖的影響,讓用餐更有尊嚴。穿衣方面,利用穿鞋拔、鈕扣輔助器等小物,可以讓穿脫衣物不再是難事。這些生活輔具的應用,能有效提升自理能力,減輕挫折感。

10. 尋求專業支援網:職能治療師與政府補助

您不必獨自面對居家改造的挑戰。職能治療師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們可以到府評估,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和居住環境,提供量身訂做的改造建議與輔具選擇方案。此外,政府針對失能者及長者也提供巴金森氏症病人居家改造輔具政府補助的相關資源,可以減輕改造時的經濟負擔。主動尋求專業協助,能讓您的改造計畫事半功倍,更加符合實際需求。

結語:一個安全的家,是安心與尊嚴的基石

為巴金森氏症病人打造一個友善的居家環境,其核心目標不僅僅是「防跌」,更是為了守護那份對生活的「掌控感」與「獨立性」。從清除走道雜物、加裝一支扶手,到引進智慧科技,每一步改造都是在為安心生活鋪路。這份改造清單,就像一張家的「健康檢查表」,幫助我們系統性地檢視並優化居住空間。一個安全的家,是病人最有力的後盾,也是家屬最溫暖的慰藉。讓我們即刻行動,將家打造成最堅固的堡壘,讓每一步都走得更穩、更安心。

常見問題精選

Q1: 巴金森氏症病人居家防跌重點為何?

A: 改造浴室、臥室與動線,確保穩定與安全。

Q2: 浴室如何防跌?

A: 地板防滑、裝扶手、改無門檻淋浴。

Q3: 如何改善如廁安全?

A: 安裝馬桶增高器或扶手架。

Q4: 夜間臥室如何防跌?

A: 確保夜間照明充足,保持動線暢通。

Q5: 客廳動線如何規劃?

A: 移除雜物、電線,保持走道淨空。

Q6: 家具應如何選擇?

A: 選穩固、有扶手且高度適中的家具。

Q7: 哪些輔具可協助?

A: 專用助行器、防抖餐具、智慧居家產品。

Q8: 居家改造有支援嗎?

A: 尋求職能治療師評估與政府補助。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Ott, K-R., & Kolodziejczak, S. (2022). Occupational Therapy Interventions for People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

[2] Liu, W.et al. (2022).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falls and fear of falling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Brain and behavior.

[3] Kuljeerung, O., & Lach, H-W. (2021). Extrinsic and Behavioral Fall Risk Factors in People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n Integrative Review. Rehabilitation nursing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es.

[4] Rafferty, M-R.et al. (2021). Frameworks for Parkinson’s Disease Rehabilitation Addressing When, What, and How. Current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reports.

[5] Wood, J., Henderson, W., & Foster, E-R. (2022). Occupational Therapy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eople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

[6] Lord, S-R.et al. (2020). Freezing of Gait in People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Nature, Occurrence, and Risk Factors. 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

[7] Joza, S., Camicioli, R., & Ba, F. (2020). Falls in Synucleinopathies.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neurological sciences. Le journal canadien des sciences neurologiques.

[8] García-Bustillo, Á.et al. (2022). Assistive Devices for Personal Mobility in Parkinson’s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Movement disorders clinical practice.

[9] Uustal, H., Baerga, E., Joki, J., et al. (2015).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 In S. J. Cuccurullo (Ed.),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board review (pp. 471-549). Demos Medical.

[10] Wellecke, C.et al. (2022). Accessible design features and home modifications to improve physical housing accessibility: A mixed-methods survey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Disability and health journal.

[11]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Secrets Fourth Edition

[12] Crowell, N-A., & Sokas, R-K. (2020). Safe at Home: A Quasi-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 Municipal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Falls among Low-Income Elderly. Journal of health care for the poor and underserved.

[13] Ramadhani, W-A., & Rogers, W-A. (2022). Understanding Home Activities Challenges of Older Adults Aging with Long-term Mobility Disabilities: Recommendations for Home Environment Design. Journal of aging and environment.

[14] Qiu, Y., & Qiu, C. (2022). Home Care System for Mobility Disabilities Based on Intelligent Percepti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

[15] Cavalcanti, A.et al. (2020). Adaptive Eating Device: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of a Person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Canadi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Revue canadienne d’ergotherapie.

[16] Simonet, C., & Noyce, A-J. (2021). Domotics, Smart Homes, and Parkinson’s Disease. 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

[17] Latella, D.et al. (2022). Effects of domotics on cognitive, social and personal func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 pilot study. Assistive technology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RESNA.

[18] Verschuur, C. V. M., Suwijn, S. R., Boel, J. A., et al. (2019). Randomized delayed-start trial of levodopa in Parkinson’s diseas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0, 315-324.

[19] Talaei, F., & Kargar, S-M. (2023).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 Device for Reducing Hand Tremor in Parkinson Patients during Eating. Journal of medical signals and sensors.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巴金森氏症影響生活?別擔心!台灣醫療體系與病友協會提供全面支持,助您延緩病程、提升生活品質。了解巴金森氏症的治療選擇、社會資源管道,以及如何透過積極復健、與醫師合作,戰勝疾病!即使確診,您也能享有尊嚴與希望。
巴金森氏症影響生活?別擔心!台灣醫療體系與病友協會提供全面支持,助您延緩病程、提升生活品質。了解巴金森氏症的治療選擇、社會資源管道,以及如何透過積極復健、與醫師合作,戰勝疾病!即使確診,您也能享有尊嚴與希望。
手抖、便秘、嗅覺喪失?小心是巴金森氏症的早期警訊!了解巴金森不只影響運動,還有容易被忽略的非運動症狀。及早認識巴金森氏症,掌握診斷與治療關鍵,積極面對,延緩惡化,提升生活品質。關心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別讓巴金森悄悄找上門!
手抖、便秘、嗅覺喪失?小心是巴金森氏症的早期警訊!了解巴金森不只影響運動,還有容易被忽略的非運動症狀。及早認識巴金森氏症,掌握診斷與治療關鍵,積極面對,延緩惡化,提升生活品質。關心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別讓巴金森悄悄找上門!
年紀大就一定會得巴金森氏症嗎?本文解析巴金森氏症風險、症狀與治療方式,助您及早了解、積極面對。從病因、診斷到治療選擇,提供全面資訊,並分享預防方法與生活建議,協助您或您的家人有效控制病情,維持生活品質!
年紀大就一定會得巴金森氏症嗎?本文解析巴金森氏症風險、症狀與治療方式,助您及早了解、積極面對。從病因、診斷到治療選擇,提供全面資訊,並分享預防方法與生活建議,協助您或您的家人有效控制病情,維持生活品質!
巴金森病影響情緒嗎?別擔心!這份指南協助您認識疾病與情緒的關聯,透過自我評估了解情緒狀態,並提供實用調適策略,如藥物、心理治療及生活調整。家屬的支持很重要!尋求專業資源,您不是孤單一人,讓我們一起找回平衡,提升生活品質!
巴金森病影響情緒嗎?別擔心!這份指南協助您認識疾病與情緒的關聯,透過自我評估了解情緒狀態,並提供實用調適策略,如藥物、心理治療及生活調整。家屬的支持很重要!尋求專業資源,您不是孤單一人,讓我們一起找回平衡,提升生活品質!
返回頂端